|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记者 江国成、陈玉明)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6日说,在中国政府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已经止跌回升,“保增长”成效明显,但中国应继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以确保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庄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大幅度增加对医疗卫生、住房等民生领域、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和环保、自主创新等项目的投入,对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和惠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国家去年11月公布的4万亿元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中,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占3700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安排2800亿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占400亿元。
为扩大消费,节能减排,国家有关部门还实施了“家电下乡工程”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通过财政补贴,鼓励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购买家电产品和节能产品。两大工程完成后,有望带动城乡1.5万亿元的家电消费,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谈到结构调整问题时,庄健说,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既包括调整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的结构,也包括三大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他认为,调整产业结构应重视需求结构的调整,继续采取措施,扩大消费需求,改变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的局面,让内需在拉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果继续高度依赖政府投资,就很难改变产业结构失衡的局面,造成产能过剩,投资浪费。同时,服务业也不会较快发展,不利于改善经济结构,扩大就业。现在看来,‘保增长’成效明显,但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工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庄健说。
据发展改革委介绍,今年,我国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项目节能环保准入门槛和“两高”行业项目资本金比例,引导金融机构严格限制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今年将关停小火电机组1500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000万吨、炼钢600万吨、造纸50万吨。
庄健表示,目前,资源能源的短缺和环境的压力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要素。中国应摆脱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中国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庄健说,作为国际大家庭的一员,中国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