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全”服务宏观调控
记者: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大型企业,中粮是实施宏观调控、保障、维护市场稳定的主力军;作为财富500强企业,中粮是全球企业,怎么看待全球化过程中的粮油安全?
于旭波:根据“全产业链”战略目标,要把中粮集团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粮油企业,在中国大米、小麦、玉米、食用油、食糖、肉蛋奶等粮油食品业务领域占据20%以上市场份额,建立无可争议的行业领导地位,成为国家市场化宏观调控、保障粮油食品安全的主力军。
要立足国内,进行全球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进出口(契约方式)和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产权方式),以提高国内粮食自给率作为基本手段,以利用好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建立海外粮食储备机制作为补充手段,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要通过调节粮食供求区域平衡和结构平衡,服务宏观调控。从全球角度看,中粮在我国大米、小麦、玉米等进出口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遍布客户。中粮在食糖进口、番茄酱出口上,处于行业首位,居大豆、棕榈油进口第二位,中国95%小麦进口,70%大米、玉米出口通过中粮完成。
2010年,国内小麦、玉米、食糖供应趋紧,中粮及时进口小麦75万吨、玉米93万吨;执行国家18万吨进口糖任务,3天时间就完成了全部采购任务,有效缓解了国内食糖价格上涨,稳定了市场秩序。
把小农户同大市场链接起来
记者:从粮食的产业安全来看,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哪些亟待弥补的差距?
于旭波:在米面油糖肉蛋奶等基本民生产品领域,都能占到20%以上的企业,就称得上粮油企业龙头,就不仅能够保障食品安全,而且能够更好服务于宏观调控,确保国内粮油市场基本稳定。如果央企能有这么一个市场份额,在任何时候、任何区域,就有能力满足中央宏观调控需要,也就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转型。
从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看,粮油食品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必然趋势是出现涵盖农业服务、收储、物流、贸易、加工、食品和营销的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从根本上提升粮油食品安全水平。大型粮油企业通过扮演服务者、收购者、生产组织者甚至生产者角色,将产业链末端的消费需求反馈到产业链的起点,链接千家万户小农户和千变万化大市场。目前,中粮订单农业达到350万亩,涉及农户155万户,带动农民增收7.33亿元,平均让每户农民增收473元。
现在,美国的粮食流通问题基本涉及六七家企业。中国需要更多大企业成长起来,如区域性粮食龙头企业、区域性粮食集团等。要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使企业加快成长。如果未来有五六家像中粮这样的中国企业壮大起来,在国内外进行布局、竞争,那么中国粮食安全产业层面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