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在线|lanxi.online|兰溪新闻|兰溪在线|兰溪论坛|兰溪信息|兰溪网|兰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640|回复: 0

探险家余纯顺“孤身徒步走访全中国”理想之遗憾

[复制链接]

508

主题

508

帖子

15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6
发表于 2019-4-13 20: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余纯顺,人,。1988年7月1日开始 孤身走访全中国 。1996年6月在罗布泊遇难。
在余纯顺所要完成的6项探险任务中,有3项是直接与少数民族或民族地区有关的。余纯顺想成为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55个少数民族一个不漏走访下来的人 。遗憾的是,他只走访了33个少数民族,便长眠在罗布泊的沙海之中。为纪念这位把 壮心献给父母之邦 的英雄,也为了感谢、追忆这位对少数民族怀有深厚感情的诗人、探险家,我们根据余纯顺的日记和讲演编辑了这篇文章。
天空未留痕迹
鸟儿却已飞过
余纯顺
一、壮心献给父母之邦
我要完成的6项任务
1988年6月,上海一个平常的文学沙龙上,有一个青年知识分子提出了他将在不远的将来把中国这本 大书 全部看完:一个国家好比一部 大书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都梦想把这本 大书 看完,看中间的每一页精采的内容,诸如明朝的徐霞客走了半个中国,写了《徐霞客游记》;像汉朝的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像唐玄奘,为了取回真经,从当时的首都长安一直到达。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中国人把这本 大书 的每一页都完整地看下来。
从1988年7月1日起,我把要看完这本 大书 的想法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用的是 孤身徒步走访全中国 这样一个称呼,这样一个方式。我现在就把要完成的这几项目标,以及要完成到什么程度,逐一地向朋友们介绍。
第一呢,我要在八九年中孤身徒步走完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具体做法是:先把大陆走完,最后走访台湾。实际上我已经走了我国的大部分地方,而且这些地方大部分都是比较艰苦,比较艰险的,如、、、川西,特别是和。西藏都成功地走出来了,那么,剩下的南中国各个省份就比较好走了,南中国我可以一路吹着口哨走过去,那里至少自然环境对我没有生命危险。
我想完成的第二个任务呢,就是想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把55个少数民族一个不漏地走访下来的人。我国是56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到现在为止,我已访问了族、满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和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哈萨克族,等等一共30多个少数民族。当然,最后访问的一个少数民族是在台湾,就是族。
第三个任务就是要徒步到达我国的最东端、最西端、最北端、最南端。1989年2月25日我已经到达了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就是省抚远县的乌苏镇。那个地方非常美丽,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的地方,赫哲族就生活在那个地方。有一首歌叫《乌苏里船歌》,唱的就是那个地方。我们祖国最早能看到太阳升起来的地方就是在乌苏镇。它那个地方还盛产大马哈鱼。我顺利到达我国最北端即黑龙江省漠河乡漠河村(也叫北极村)是在1989年6月20日。另外,我是在走访南疆的帕米尔高原后,到红其拉甫 国门 也是我国最西的地方,当年,伟大的家、探险家马可 波罗和唐朝的唐玄奘西去印度都走过这个山口。去年8月我也站在了这个山口上。最南端当然是在南海一些海礁上,如果届时没有海军的补养船把我送上去的话,我就把抵达最南端放在省的市,在三亚市的海边有一块岩石,上面刻着4个大字:天涯海角。
第四个目标具有国际意义:我的徒步走访全中国的总里程要达到10万至12万华里,为什么要有这样一个数据呢?因为世界上现在走得最远的是阿根廷的托马斯先生,他走了9万6千华里,我自然得超过他。我想,世界上走得最远的人最好是中国人,这个 破纪录 的任务由我来完成。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不久的将来世界纪录将改写,写上余纯顺的名字。
第五个任务也是有国际意义的,继人类把南、北两极走了下来之后,由我把 世界第 走下来。整个西藏海拔4000米以上,像新藏公路、青藏公路,海拔平均在5000米以上。在医学上有这样规定:海拔4000米以上为人类不能永久居住地方,5000米以上为生命禁区。海拔4000米以上又被称为 雪线 ,雪永远不会化,夏天也不化,空气只有平原一半,在那里如果不用高压锅烧水,只要76 C就开了。我要完成征服 世界第三极 的目标,就要把5条 天堑 公路一步步走下来,这在我 走访全中国 中是一个很重大的任务,得用1年半或2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一任务。我在1991年4月13日从出发到7月22日,整整一百天把川藏路攻克下来了,其间遇上百年罕见的山洪爆发和泥石流,当时一路有11人死了。我走新藏路的时候,那里也死了2个人。我1991年8月1日到10月20日用80天把青藏路走掉了;而且翻过 生命禁区 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然后越过祁连山,走过戈壁滩才到新疆。1992年3月14日我又从新疆教育学院大门口出发,赶在夏季前进入西藏,走夹在塔克拉玛干和戈壁滩之间的公路。
第六个任务是综合性的。我一边走一边搜集各种资料,包括各地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风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搜集起来后,加上自己走中国过程中的感想,把它写成一部反映中国当代风貌的《余纯顺游记》。当然还要拍照,拍很多照。我现在已经在香港的《中国》、上海的《解放日报》、《中学生知识报》及《女友》杂志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40余万字的文章和很多照片,搜集到的资料就很多很多了,够我写一辈子了。
过程与结果
我不需要什么结果。我认为最好的结果就在我 走访全中国 这一举动的过程中。我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得到了 结果 。生命就是一个过程,而结果是不重要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回到来的路上去。我们来的时候是怎么来的?赤条条地来的。走的时候也是这样走掉。就是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都是你的领地,你晚上也就是睡你一个身体那么大的面积;就是 普天下的山珍海味 都请你来吃,你也就那么一个口,一个肚皮。你就是有世界上所有的梦想,你也只能在这样一个几十年生命过程中来体验生命,感受生命。所以我又悟出一个道理:我对我的 结果 并不在意,而是对我的这个 过程 非常重视。如果要说结果的话,我用 天空未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 这样一句话来涵盖就可以了。并非是说我余纯顺把中国走完了,中国就马上 四个现代化 了。但是应该说,走中国是件不一般的事情,而且是一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你说它有什么影响,有什么结果,不一定说得出来,但是也可以说出来,我说的就是 天空未留痕迹,乌儿却已飞过 ,这就够了。
男人的眼泪
老实说,我流过无数次泪。有人说: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特别是不在女孩子面前流泪。有时候是看见自然界的悲壮,那种洪荒年代般的氛围,我被感动了就流泪。我非常酷爱自然界美好的事物,当我一个走在青藏高原,看到西藏人民生活在那么艰难的地方,我就流泪。有一次晚上下一夜雪,清早我从一个兵站出来,看见一个藏族老奶奶从她低矮的中走出来,弯着腰,一步一颤地走向牦牛群,可能去挤牛奶吧。
当时我看到这场景,哭得一塌糊涂。为什么呢?我想这太艰难了。有一夜我住在兵站钢筋水泥的房子里,仍听到外面风啸声、狼叫声,想想藏族人民代代生活在那儿,我也会流泪。翻越唐古拉山,只剩最后50米、40米、10米、5米时,我早就泪如泉涌了。因为我以前就知道,唐古拉山顶很可能是我无法逾越的一险关,如果我能顺利地翻越,我就成功了。
在我倒下的一瞬
我在黑龙江时,有个基层团委书记请我到他家作客,吃饭的时候他神秘兮兮地说: 余哥,我问你个问题,当你走在路上遇险,还有几分钟的生命时,会做什么事呢? 我说我会掏出笔记本写上几句话吧,告诉我父母不用来收尸,我是个平原大野上的人,不在乎把自己臭皮囊带回家乡,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埋下忠骨,一样的。后来他说: 如果你倒下来还有一二秒钟,你的脑子里怎样想? 我不假思索很快回答: 在我倒下的一瞬,我的头、我的手也必将指向东方。为什么指向东方呢?因为我走中国的终点是台湾,台湾在中国的东方。我的家乡、我的上海也在中国的东方,因此我倒下去的最后一瞬,也一定会非常顽强地指向东方。
二、余纯顺走访过的少数民族
出发至今,所到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1988年11月8日
早上,未上路前,应老头沟站前旅(饭)店经理的请求,一起在站前合影,并于8时40分去老头沟邮局盖邮戳,然后向延吉市行进。延吉距老头沟68里地,途中全是一马平川的柏油道。于1时零5分抵达龙井县铜佛寺乡盖了邮戳。于3时40分抵龙井市川盖了邮戳,当晚6时15分抵达朝鲜族自治州州府延吉市。这是我出发至今,所到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鄂伦春人
1989年5月4日
新兴乡有鄂伦春族42户,其余为汉族,已趋半儿猎半农。山林中虽有黑熊、犴达罕(驼鹿)狍子、野*、野鹿等,但数量已少。
晚上,莫强乡长邀请我至新兴派出所所长葛金海及其妻杜晓兰家做客(夫妻皆为鄂伦春族),这是我第一次上鄂伦春族家作客,夫妻俩盛情款待,酒让喝足,菜有鄂伦春族特色 柳蒿芽汤,此菜满山遍野随处可见,能祛火、消肿、除炎,深受过去以食肉为主的鄂伦春族人喜爱,鄂族有逢宴不少手扒肉及做柳蒿芽汤的习俗,无奈我去时不是狩猎季,故手扒肉就吃不上了。夫妻俩听我唱了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马,一呀一杆枪,满山满岭的野狗、野鹿,打呀打不完 的歌后,用鄂伦春语为我复了一遍。
1989年5月5日
刚出新兴乡便见原野上一鄂伦春人驱赶着一群马急驰而去,赶紧摄下这一镜头。又见4名鄂伦春少年(二男二女)骑着三匹马缓缓而来,等他们近到我身边,也摄下这一镜头。然后又停立许久,看着这四少年骑马远去;此时上有蓝天、白云,下有一望无际的原野,背景是大山。我看得惊呆了。四少年还向我打招呼,问我由何来?去何方?一幅壮美的牧歌式的画呵!我一直望到他们消失在天地相接处的远方,才依恋不舍地继续前进。这种场景在我的家乡和南方是看不到的。
看到了第一顶蒙古包及鄂温克牧民
1989年8月2日晴
今日天气十分热,行至87公里碑时,我看到了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的一顶蒙古包。它坐落在公路左侧距我约400米远的草原上,蒙古包顶上泛着白色的光,我的心顿时惊喜起来,这是到了真正草原风光的地方了。紧接着,又出来了更多的蒙古包,星星点点地散居在草原深处。山坡上、草地上,出现了大群的三河马、三河牛和山羊、绵羊,鄂温克牧民骑在马上放牧着畜群,以前只能在电影中看到的画面,现在我实地看到了。
下午2时,又渴又饿,赶到 71公里处 ,打听到有一小卖店,便进去要了瓶啤酒和饼干;饼干实在吃不进,又退了,单吃 液体面包 。此时进来一个蒙古族老汉,看上去走得精疲力尽。他在小卖店坐了一会儿,问其买东西否?他犹豫了半天,就出去了,他说的蒙古话有人听懂了,说他身边没钱。但一天没吃饭、喝水了。我在边上看了于心不忍,就叫住他,给他几元钱买了两瓶碑酒、一袋饼干、一盒烟和火柴,老人也不推辞,向我点头说了几句蒙古话,然后就吃起来。蒙古族人就是如此:走道人受别人的帮助是常事,别人到他的蒙古包也是如此,所以一般不表示千恩万谢。不像我们有些人,做点 好事 就觉得自己是个 救世主 了。那妇女叫蒙古族老人记住我这个 恩人 。我说:没有必要,同为走道人,出门在外,谁都有个难处。一年多来,我难道受别人的帮助还少吗?!一年多来,走道人在路途中的艰辛我是太知道了。在我今后的生命旅途中,凡是遇到走道人有何难处,哪怕我身边有一个馒头,我也会分给别人一半的。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