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在线|lanxi.online|兰溪新闻|兰溪在线|兰溪论坛|兰溪信息|兰溪网|兰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416|回复: 0

高度的惶恐或喜悦

[复制链接]

508

主题

508

帖子

15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6
发表于 2019-4-13 21: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节录自:技术报告书/第四章 第二节/李玉麟/1998)
「岩壁这么高,我可能爬不上去。」「我站在三楼阳台往下看时,脚就开始『打电报』(即发抖)了,那有能力往20余公尺的山顶爬去。」……这是一般刚接触攀岩运动最常听到的字句,也许他已经产生了「惧怕」(与焦虑不同)。

所谓「惧怕」(Fear),是指因感到外在之实际危险之存在,而产生的害怕之感觉,具有真正的、具体的对象,可以说是对外界事物之直接心理反应。如在山中取水碰到成群台湾黑熊而恐惧,半夜里遇到手持刀子的强盗而害怕等等。而当他爬上岩壁那一剎那时,「焦虑」亦由此产生。
「焦虑」(Anxiety)则是心里预料可能会遇到危险的事物而感到不安。可以说是没有实际之外在危险物,仅仅针对内心所预料、想象的危险对象而呈现之心理反应。例如:爬到一半掉下来怎么办?绳索能承受得了我这庞大的身躯吗?看过了「颠峰战士」影集,吊带的铁片如果撕裂了怎么办呢?一些想象的危险因子浮在脑海中,最后会产生极端的焦虑或不安的心情状态,呈现出特殊性的症状,如:剧烈的心跳、出汗、紧张的发抖、呼吸短促且困难、胸部疼痛或不适、腹部不适或恶心、四肢麻木或出不来力道、身体发冷或发热、头昏、对四周现实感到恍惚和混乱、心里产生怕死的感觉、极度恐慌等等。如果是时有时无所产生的恐慌状态,称突发性恐慌;如果是因所面对的情境有关,受某种因素引诱发生,则可能是本身针对某种事物的「恐惧症」。
所谓「恐惧症」乃指对某些对象(如狗、蛇、医生)、某些行动(如去见上司、上台、演讲)、或某些特殊处境(如被关在电梯里、坐飞机、攀爬高处)发生过分恐惧现象。事实上,所恐惧的对象、活动或处境,并非那么危险可怕,但从事者面临这些情况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剧烈的恐惧,呈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脸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抖等害怕的生理现象,心里感到焦虑、不安或紧张;而且企图逃避引起恐惧的对象或处境,甚至约束自己的行动范围,影响日常生活机能。如果攀岩的您是属于每次攀爬岩壁都有恐惧产生(Solo例外),即使很低的高度(一、二公尺)都让您感到害怕,建议您用减敏感法,除去恐惧之习惯。
减敏感法(Desensitization Technique):假如攀登者对岩壁与高度产生敏感现象,而易于引起强烈反应时,可以依照「减敏感」之方法,逐步调节环境与攀登者之关系 ,慢慢减少其敏感程度。例如小孩子怕水不游泳,可以先让他在澡池边玩一玩,等他一点都不怕了,然后带他到海边或游泳池,让他用手指头去碰碰水,等他喜欢用手去玩水了,然后再让他下去玩…,最后他就可以毫不害怕的下水去练习游泳了。
同样的道理,攀登者可先到人工岩场去尝试攀岩,先去触摸人工岩块,了解其构造、表面。让心里对岩块产生不是很锐利的感觉,顺便产生准备攀岩的心态,再来从大的把点开始抓或踩(下面宜做安全保护措施),速度不宜快,犹如打太极拳般似的,确定抓或踩的点非常稳定,再移动至下一个把点;等到人的攀爬本能被唤醒后,再要求抓、踩把点略小者,以此类推,等到一定时间后,再让他尝试天然岩场,亦先触摸岩石,让其知道天然岩石与人工岩石的不同,心里有所准备,上场时先练习岩感,微凸、斜坡、渐渐垂直的地形,以及双手扶物平衡、单手扶物平衡、空手平衡相互运用,接下来就可尝试天然岩场攀爬,由于路线有分难度,尽量找比较简单的路线来练练身手(克服心里恐惧远大于挑战极限),不过,装备的安全保护、运用与有经验的确保人员更有助于让您排除困难;慢慢再尝试攀高…,最后,定可克服怕高之恐惧。
如果攀岩者的您是突发性恐慌,您可以放心,因为,从事攀岩运动,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焦虑和压力,适当的焦虑与压力有助于身体的觉醒而导致成绩的进步。一般来讲,焦虑是面对竞赛情境的压力所产生的反应;而觉醒,或称唤醒,是指身体的生理活动状态。一个人的觉醒程度可以从沉睡到极度亢奋的范围加以划分。觉醒乃伴随焦虑而产生,当觉醒升高时,就觉得心跳加快、呼吸变重、变深沉,血压也升高了,觉得身体有一股冲动的力量想爆发出来。有时候我们在打全场的篮球赛时,时常有三种情况:一是觉得球感不错,怎么投怎么应声入网,神准无比,觉得当时的动作力量,少一分则太少,多一分又太多;二是全身懒洋洋,有气无力,跑起来四肢沉重,面对篮框投篮,都是「肉包」(篮外空心),即使无人防守,依旧没进;三是极度兴奋,非常活泼,与第一种不太一样,虽然很认真地瞄准篮框,可是每次都出手太重,太用力或上篮动作太快,以致重心偏离,球不能送至篮框内或擦板得分。依此可见,觉醒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运动表现,恰好的觉醒反而会增加运动表现。而这样兴奋程度的机转,我们称它为最适当觉醒水准(Optimal arousal level)。
运 动 的 焦 虑 与 觉 醒 对 成 绩 表 现 影 响 路 线 图(图请见原文)
觉醒的高低是由于心里的焦虑或压力而来的;心里的压力与焦虑是由主观的情境和客观的情境而来。主观的情境因素包括个人人格、态度和动机等等;客观的情境因素则如运动项目的性质,对手的能力,外在的观众、裁判和重要的人物,(如师长、朋友、妻儿)等等。这些主客观情境的因素将影响其焦虑,而焦虑则影响觉醒;觉醒再进而影响身体器官兴奋程度;身体兴奋程度进而影响运动员的成绩表现,这种传递路线有如下图:(图请见原文)
一般攀岩者的主观情境可能包含其本身人格、对攀岩运动之态度和有无攻顶或挑战险境的强大动机;如果是运动攀登选手,则能否把技术诠释出来和夺牌的动机,或许才是其主观的竞赛情境;至于客观的情境如路线的难易程度、天候的变化、默契良好的确保伙伴…等等,亦均为关系成败的重要因素。
前面所示,压力适中的概念即是所谓倒U理论(Inverted-U-Theory)的概念。所谓倒U理论,即是说当个体从事一项活动时,其成绩表现与压力成二次方程式关系—压力太小,成绩表现不高;但随着压力逐渐升高,成绩表现愈好;到最适当水准时,则成绩表现到达最高点;过了最适当水准之后,压力愈大,成绩也愈来愈差。有些学者针对压力与焦虑提出看法,著名心理学家史匹柏格(Spielberger,1966)认为焦虑的产生乃是个体因受到压力的刺激,且知觉到这项压力具有危险(是一种威胁),因此产生状态性焦虑的反应。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