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eiliam 于 2020-5-8 21:31 编辑
三 模范学堂解散的第二天——五月廿六日,晨光曦微,国民革命武装民众约六、七百人,埋伏于石渠村果山之上。当日高三丈时,先遣队伍个个身挂红布条,荷枪执械陆续进村,在小祠堂聚集,等待鲍春崧运来枪支弹药,以攻占兰城。待至午后,聚众未见鲍春崧到来,也无弹药运到,甚为焦急。原来,运载七口棺材(内装枪枝弹药)的五条民船,在七里垄为一伙游勇所劫。此报传来,聚众无奈,只得四散。 廿七日,清兵包围石渠村,按户搜查,并厉声警告“匿藏不报与匪同罪”,“不交出为首者放火烧掉村庄”;并张贴了文告“……活擒鲍春崧者赏银洋五百元,击毙鲍春崧赏银洋三百元……”。清兵追查至暮,无所获而去。 此举失利后,鲍春崧继续在各地奔波,以重振革命队伍,不时也回转石渠来做组织发动工作。同年七月某夜,潜回家门,刚刚就寝,忽听楼下一声惊喊:“快逃!”,他立刻跳出窗口,往村外疾奔,随后追上一伙人众,中有叫“红毛"者,魁梧健壮,略有武艺。两人一奔一追, 当到茅蓬殿时, “红毛”回看同行追众远落在后,即明擒暗纵,异路佯追,使鲍春崧得以生路。(红毛是石渠村人,后来参加国民革命军,在攻占南京时立丁大功,国民政府奖颁匾额,给子表彰)。 革命计划暴露后,清政府的兰溪县衙暗探四出,到处查缉革命同志,特别是要逮着鲍春崧。 兰溪西门码头也挂起一个革命同志的首级来“示众”。兰北一带,革命同志实在难以立足。他们虽然受挫而志犹雄。 有的投入起义军;有的改姓换名外出活动。这时,鲍春崧改名鲍柏亭(谐音不停),暂避安徽山区,想在安徽接上关系,以图东山再起。 在这期间,其妻在家成了 “强盗婆” ,子女也变成“逆种”,备受欺凌。 不到两年,满清政府被推翻,鲍春崧仍以教书为业,致力于国民教育。1944年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