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在线|lanxi.online|兰溪新闻|兰溪在线|兰溪论坛|兰溪信息|兰溪网|兰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30848|回复: 8

《兰溪市医学史略》浙江省兰溪市医药卫生科技所

[复制链接]

375

主题

1422

帖子

380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00
发表于 2020-2-6 14: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phpvista 于 2020-2-6 14:07 编辑

一        、        概        况


兰溪,自古以来被称为“浙东腹心形胜之地”,在这块土地上哺育出不少有影响的医家。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所从事的医疗活动及著作,曾为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过积极的贡献。因此,讨论、研究兰溪医(药)学史是中国医学发展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历史沿革及影响

兰溪,考《东阳志》称: “ 龙邱山下有兰溪故名 ” 。(龙邱山在衢州、龙游境内),由于兰江古称濲水,邑之两岸兰荫山又盛产兰花,故溪以兰名,而县以溪名。

兰溪历史悠久,在唐虞之世,没有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吴越春秋》,谓:“ 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 ”。自夏至周,兰溪都归越地。春秋时仍属越国领地。《通典》载:至“周显王四十六年,楚威王破越⋯⋯而臣于楚”自此又曾属楚国等,但从县境内殿山、永昌、瑞溪、石渠等乡发现多处石器时代遗址和遗物,如石斧、石凿、双孔石刀等以及潭塘坞、新桥、里坞、王道山等地发掘的古窑址和印纹陶器、铜戈、铁斧等文物来看,早在七千年前,就有我们祖先在这块土地上生息,并可说明战国时期生活在境内的祖先有较高的文化、生活水平。

至秦,天下实行郡县制。兰溪归会稽郡之乌伤县,西汉袭之。东汉初平三年,分乌伤县南部置长山县,又统属长山县管辖。“三国”时吴又改为东阳郡。据《康熙 金 华 府志》“孙吴时,此地为金华之西部三河戌”。后《隋书 地理志》载:开皇九年“平陈,置婺州。废建德、太末(后建龙游),丰安(今浦江西南)三县入长山,改为吴宁县,十八年改为金华县”。又在三河戌置三河戌堡。秦汉以来,随着朝政剧烈变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如汉古窑址及出土的文物中锱金铜剑,铜制机弩、箭头,陶器均较前进步,尤其是两晋南北朝的莲花青瓷碗,四脚青瓷砚台,玉罐人物瓶等,雕制造形之优美,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水准。它如晋代著名方士黄初平  或作皇初平),号赤松子,即是兰溪黄盆村人。

《正德县志  序》兰溪自唐  咸亨年始为县历。据载:咸亨五年(公元 年),在三河戌开始命名兰溪县,隶江南道(后为江南东道)婺州。天宝十三年划县北乡地归浦阳(即浦江县)。《唐书 百官志》: “ 议定天下州府为两辅、六雄、十望、十紧及下中上之差”。因兰溪业已繁盛,在大历十三年升为紧县。至时据高似孙所辑,唐代科名多至八十余科,其中设有“疾恶科”、“拔萃科”等有关医疗的科举设施。它不仅促进了文化交流,推动了各自然学科的发展,而且文人萃出。著名的有徐安贞(神龙进士,官工部侍郎)、舒元舆(元和进士,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丞相)特别是五代时的贯休和尚,并擅诗、歌、书、画,著有《西岳集》二十余卷,誉布四方。

兰溪至宋已升为望县,隶两浙路(后为浙江东路)婺州。到南宋时,宋都南迁,定都临安。因兰溪地当衢江和金


华江汇合处,是通临安的水路交通要道,《光绪县志》:

“ 通闽广,下达吴会(吴郡和会稽郡)”而更趋繁庶。县内嵩山婺州窑遗址出土的北宋各种印青瓷器,经有关专家鉴定实为龙泉青瓷之先声。香溪乡密山南宋潘高氏墓出土有一条国内年代最早的棉毯。证明在南宋时棉织工艺生产已很发达。宋代婺州因理学家辈出,故有“小邹鲁”之称,著名学者范浚、金履样等都是兰溪人。至于在医药建制上尤有发展,《正德县志》载:县己设“医学正”、“惠民药局”等官员和官办设施,成为县医学史上的最初组织。其次是医药流派也相继出现,有代表性郭氏女科(汪夫人之后裔)即自此始传于世。

元贞元年兰溪升为州,隶江浙行中书省、婺州路。明洪武三年复降为县,隶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宁越府(后为金华府)。而兰溪改兰谿。 《宁波府志》:永乐十六年,慈溪失县印,重铸时印溪字从谷为谿,为此,《光绪县志》推之,兰谿之更名乃出于此。更改时间大约在邑人赵志皋当国时。有明一代,兰已为浙中文物之邦。科举中人才辈出,相继有章懋、唐汝辑、唐龙、赵志皋等,盛名一时。著名学者胡应麟记诵渊博,著作甚丰,所著《少室山房类稿》,考证精密,为世所推誉。且说,文物、古迹留传亦博。如洞源栖真禅院建有藏经阁三间,原珍藏明  万历陈太后所颁佛教经典《北藏》梵夹本  卷,其藏本稀少,为佛经研究珍本之一。又,赵氏后裔于明  隆庆初年为纪念先祖宋参知政事赵扑所建的“告天台”(又名望衢亭),石阶达 级,屋高九米,飞檐斗拱,四周环以石栏,其工艺完美,气势雄伟达到了历史最佳水平。反映在医药方面,影响也相当突出。当时已有官营,民立二种医疗组织。据《正德县志》:“明设训科一员,以医生之业精者为之,辖医生五名,专治药饵以济民疾”。在民间名流峰叠,著作等身,单考县志载就达二十余名之众,为发展兰溪医药,作出了一定贡献。

清代,兰溪虽隶浙江布政使司金华府,因其历史及水路的优越等原因,在经济、地位上均较金华府为优。当时有称“水陆运输码头”、“七省通衢”。民间的“大大兰溪县,小小金华府”也出于此时。商业的发展自然为兰溪的繁荣带来了活力。以药业为例,据回顾性调查,兰溪药业自明、清以来,行、店结合,综合经营,范围遍及江南各地,一度被誉称为“三溪”鼎足之一。随着经济的进一步繁盛,也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医学家层出不穷,其著作具有一定代表性。著名文人有大戏剧家李渔,医学、戏曲并茂,尤其是戏剧理论流传很广,至今仍有很大研究价值。

民国元年废府,为浙江省金华道驻地。二十二年为全国四个实验县之一。二十四年置兰溪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二十六年复降普通县,兰溪专区改第四专区,专署移治金华。民国三十一年五月,兰城沦陷于日敌,县政府迁汪山(今建德县唐村)直至三十四年,日寇投降,重返兰城。

自清以来,中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医药队伍随之发生很大变化。西方医药学成为又一支队伍出现,并得到了发展。在兰最早是在一九二二年设有西医诊所。当初有濲祥、德济二家。同年,由杨遇春、姜伯英、胡亚琴三人组成“兰溪医院”,院址设在旧时塘湾巷。一九二六年,旧县公安局设立卫生课,正式成立县诊疗所。曾由蔡寿昌医师任课长兼所长。三三年,兰为实验县时,设县卫生行政管理处,地点设在原胜利路即现在延安路 号。旧县长胡次威兼任处长,何定尧、朱温医师负责日常工作。一九三四年二月二十五日,旧县戒烟所(亦称诊疗所)改组,成立县立医院。并在三五年七月,由旧县卫生行政管理处设立城区,游埠、诸葛、永昌、女埠、马涧六所卫生所。一九三九年,筹设县卫生事务所,由江本进任主任。接着因人员、经费、设备困难,实行紧缩,撤销各区卫生所。同年四月与省卫生事务所合作,择定城区,永昌、马涧三个区,恢复卫生所建制。各所设主任、助理员、助产士各一人。此时,县立医院併入卫生行政管理处,改称兰溪县卫生院,蒋士奎任院长。一九四  年撤销区卫生所充实县卫生院,留永昌区卫生所一所,改称兰溪县卫生院永昌分院,归县卫生院管辖。配有主任、助产士、护士、卫生稽查员各一人。一九四二年,县城沦陷,撤销县卫生行政管理处和卫生事务所。县卫生院随同旧县政府迁往汪山。四三年在上吴方重新整顿县卫生院。四五年随旧政府回城,设在大云山脚白衣阁,江本进任院长。截止一九四七年统计,本市设有私立医院  家,诊所  家,助产开业人员  家,连同中医医寓 家,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共计 人。

鉴于西学东渐,围绕祖国医药这一侧面,欲图自强,举国上下,纷纷举办中医学校,充分体现了民族精神。兰溪与全国各地一样,因陋就简,于一九一九年春,创办了“兰溪公立中医专门学校“。次年,特邀近代著名中医张山雷来兰任教务主任。改变了中医一直人自为师,固步自封的局面,为振兴民族文化,培养中医真才开拓了新的途径。

由于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取缔,限止中医药的政策,一九二九年即指令在兰中医专门学校改为“中医传习所”。一九三二年,省政府警察厅又派何定尧来兰举办中医开业考试,名为考核,实以取缔为目的。以致全县经省国医馆考核合格领取中医营业执照的有人。当时,在全盘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影响下,中医界虽经抗争,旧政府只作出某些名义上的让步,民族文化面临危机的境地。

一九四九年五月,兰溪解放,改兰 为兰溪,成立了兰溪县民主政府,并将上王、中洲两个乡由汤溪划归兰溪。同年九月改名为兰溪县人民政府隶金华地区。十一月县城又成立兰溪市人民政府。一九五  年五月,市县合并至今。一九五九年又将梅江区自浦江划为兰溪区域。

兰溪自解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历了新民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洗礼,充分体现了社会制度的无比优越,工农业的发展盛况空前。到一九八四年底止,全市拥有工业企业 家,生产品种达四千余种,产值为  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 亿元的  。兰溪盛产乌桕、蜜枣、大青豆、蚕茧、茶叶、柑桔、杨梅等名特产。素有“乌桕之乡”的称誉。本地大青枣制成“金丝琥珀蜜枣”明代列为贡品,号称 “冕枣” ,已有四百余年历史的传统特产,历来畅销国内外市场。兰溪大青豆,在港澳地区和东南亚诸国也颇负盛名。中外闻名的“金华火腿”,兰溪也属主要产地。

市政建设也迅速发展,拥有宾馆、疗养院、旅游服务和各种文教卫生设施。仅城内影剧院、文化宫有五座;中学、技校六所;医疗、防疫、科研等单位共七所,并兴建有电台、电视台和卫星地面接收站。就卫生事业言,市、区二级医疗单位共 所,乡卫生院 所, 个 行 政 村 建 立 医 疗保健站,兰江冶炼厂职工医院  所,企事业单位医 务 室  个,经考核及格,批准个体开业的也有 人,一个全县医疗保健网已经初步形成。据一九八四年底统计,仅市城内的八所医疗单位,就有医药卫生人员 人,占全市卫技人员总数的  。设置的病床数 张,占全市总病床位数的。

在 党的一系列中医政策指引下,传统医药也得到了发展 。五五年一月一日成立了以  医为主体的中西联合医院。为了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六十年代初期,相继举办了二期四年制中医班。七十年代初又招收了一批中药学徒。中医药队伍不断得到壮大和发展。据八三年年底统计,全市医疗单位的中医药人员已达 人。中医药也有自己的基地—— 市中医院(前身是联合医院),到八四年底止,全院工作人员  人,病床 张,设有内、外、伤、针灸、妇科等中医科。在八四年,全年门诊  人次,业务收入  元。并正逐渐显示她的地位和作用。

总之,兰溪市认真贯彻了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城乡医疗卫生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大幅度下降。已经达到消灭的有鼠疫、霍乱、天花、白喉、头癣、下腿溃疡、性病等;由控制达到基本消灭的有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等;达到基本控制的有麻风病;发病率明显下降(  以上)的有乙脑、流脑、钩体病、麻疹、伤寒、副伤寒、猩红热、炭疽病等。总死亡率,建国前为  。到五十年代降低到  。 至 八 十 年 代 已 降 为  。其中:传染病引起的死亡人数,从一九五七年至一九五九年计,共人。平均每年死亡  人 , 病 死 率 为  。占同期全市死亡人数的  。八十年代为例:一九八 至一九八四年止,死于传染病者 人,平均每年死亡 人,病死率为  ,占同期全市死亡总数的

随着医疗机构的充实、完善,卫生工作又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爱国卫生运动能得以持久地开展,因此,发病率下降,疾病治愈率有显著提高,人民的健康事业有了保障。

历史的发展,政治、经济中心的变迁,兰溪可谓人杰地灵,她们的业绩将在历史上永远留有耀眼的光和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5

主题

1422

帖子

380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00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14: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地理与疫病的关系

兰溪位于浙江省中西部,即钱塘江中游,衢、婺两江汇

合处。地理位置(北纬  ,东经  , 东 临 金华,西南接衢州,西北毗邻建德,东北与浦江、义乌交界,北距省会杭州 公里。县境东西长  公里,南北阔 公里,略呈十字形。总面积达 平方公里。

兰溪为闽浙丘陵地带,呈“六山一水三分田”的自然地形。东北群山环抱,西南丘陵起伏,兰江贯穿中部,北流 公里入建德县境。东部大盘山海拔  米,为全县最高峰。北部肇峰山,尖坞山海拔在 米以上。西南部多低

丘广谷,低丘海拔一般在米左右。故整个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形成许多大小河谷,合沿江平原。鉴于此,水系集中、充沛。全县主要分有三江(衢江、婺江、兰江),五溪(梅溪、甘溪、游埠溪、永昌溪、马达江),然后合为兰江,全长 公里。兰江水清流缓,河床最宽约 公尺,最


) 五 月 乙
狭处约 百余公尺,流域面积 平方公里。一般水位 公

尺,最高可达 公尺,常年江水流速  公尺/秒,枯流量

立方/秒,洪流量 立方/秒,为常年河。

兰溪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温适中,四季分明。一般

夏季高温,冬春有寒潮,年平均气温   最冷月份(一

月)平均气温   最热月份(七月),平均气温

因气候的影响,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平均为 毫米。

其中五、六月平均降雨量占全年的  。无霜期长达天,

热量充足,  ℃以上的年积温平均  。因此,梅雨、

伏旱显著为其基本特点。

基于地理、气候特点,历史上旱、涝灾害屡有发生,疫病流行往往为虎作伥。探究其规律,带有明显季节性,入夏多水灾,秋伏多干旱。由于人居集中河谷一带,疾病流行自然格外严重。如春多“风温”、“春温”、“温毒”;夏多“湿阻”、“湿热”、“湿温”、“黄疸”;秋又多“疟”、“痢”;冬有“冬温”、“咳喘”等等。从而为历代医家研究疾病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决定了各种医学流派的产生。

考证历史有关灾情疫疠的记载,“梅雨秋伏”显然是灾害的主要根源。据《光绪县志》有载:“唐 咸亨四年山水

暴涨,溺多人”;“宋  绍兴十四年(公元

丑,洪水浸城市,次夜更暴至,溺死万余人”;“元  至顺元年八月,大水漂没数千人”;“明 洪武三十三年六月,永乐十四年七月,大水淹溺人畜,田庐无算”;“嘉靖十八年五、六月大雨浃旬,城中水涨丈余,居民皆乘屋泛舟,淹溺者甚众,寻大疫多死”;“万历十六年,大水入城市,田禾尽没,民食草木,疫疠大作,死者接踵(前志),后大

旱民多流亡。”“道光八年大水⋯⋯十四年春疫大作,民多死亡 ⋯”等。水灾如此,旱情也非浅。据载:宋 绍兴五年、八年、三十年皆旱;淳熙元年、二年、七、八、九年连旱;“开禧元年夏,百余日不雨,岁大饥”;“明  弘治元年大旱,自五月至八月不雨,早晚禾尽槁;”正德三年大旱,自五月至十二月不雨,早晚禾、豆、粟皆不收,蕨根、树皮采食无遗,民多饿殍;“清 同治二年夏,大旱,饥民食草木,饥殍满途,复大疫,死亡枕藉”等。此外,四时天变,大雪、地震多有发生,虫灾也相当严重。如宋 隆兴元年,飞蝗害稼;明 洪武三年、十五年六月飞蝗自北来,禾穗及竹木叶皆尽,民众生计被迫。在近代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烈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天花等也屡有发生。据查兰溪县国民党政府防疫会议记录,及当时《  鸣周报》、《导报》等记载:民国三六年十一月三日至当年十二月八日在兰鼠疫流行,共发人数 人,其中死亡  人,死亡率 (其中

腺型  人,败血型  人,未经隔离 人)。如民国三六年十一月十七日《嘤鸣周报》第一期、第三页载:“近来本县城南塔下寺一带疫病流行,数日来已有十五、六人死亡。据今晨县卫生院院长江本进告记者,渠已至疫区一带诊视,死鼠发现极多。今日又有患者二人发现。显为腺鼠疫”。在第二期,第四页(十一月二十四日)《闽浙患鼠记》,  ⋯关于本县此次鼠疫之发生,据闻系一台州客商带来,该客商歇于南门塔下殿附近歇店内,翌日即告死亡,数日后该店老板也染疫死亡,于是才为人所注目”。又,兰溪县防疫站〔  兰防字第 号《鼠疫工作总结》中,关于对鼠疫疫史调查栏下记有:“在鼠疫流行时期,⋯⋯患者死后全身发黑,淋

巴肿大。 ⋯初步结论,兰溪鼠疫源由丽水带入,经鼠蚤而传染于人类,形成流行。当时城南环境卫生情况异常恶劣,跳蚤很多,有死鼠发现。据伪案卷当时逐日收集鼠类检验的报告记载: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三天,阳性达百分之百。在二十六天抽验  只鼠数中,有 只阳性,

检出率达  以上⋯⋯”。

在民国二九年九月六日、三五年八月十七日《兰溪县政府训令》有载:霍乱在本县发生。《钧府玉 廷 字 第(  )号训令》,“查本县南乡一带时疫流行,真性霍乱间有发现⋯⋯”。

民国三六年八月二十一日《导报》第二版报导:“梅岩乡刘国桢报告,该乡发现天花,即三十余岁中年人亦所不免 ” 。民国三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诸葛乡乡长诸葛诚报告:“长乐、桥头二村一九四二年冬,天花流行,疫势猖獗。当时二村 户, 人口,十病九死,至今幸存者(留

麻脸)尚有 人。”为此,民间留有“生了小孩算一半,出了痘麻方算全”的谚语流传。它如:流脑、恶性疟疾,也曾在本县暴发流行。在民国三十三年三月二日、四月一日,《兰溪县政府训令》:“查本县入春以来,各地均发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情势严重 ”。“游埠、水亭一带脑膜炎流行,死亡甚速 ”。“日寇侵兰期间,城关、游埠等镇连年流行”等。

在民国三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浙江省巡宣字第 号呈一件为调查金、汤、龙、兰等县恶疟流行 ⋯⋯。查旧政档案

“民国三十二年十月兰溪县莲花乡恶疟死亡人数调查表”十二保,总人数有  ,发病人  人 , 发病 率 占

死亡数 人 ,占  ,证多见寒热头痛,吐泻等。据民国三十三年兰溪县卫生院工作总报告,防疫部分:“十月十八日游埠乡宋乡长报告,游埠时疫已死亡六百余人,如乡公所警察中队,几无一人不病。”“金湖乡之疫势不亚于游埠,该游埠、金湖两乡时疫死约千许⋯⋯等”。在民国三十二年流行的有莲花乡、雅滩、马达、永昌等地。三十三年有赤溪、游埠、金湖、诸葛等地。当时传有“秋风起,野兽换毛,人换骨”,“家家炊烟断,户户哭声哀”的悲惨景象。考民国三十六年记:中央卫生实验院代电以检送外藉专家调查《浙江疟疾结果报告》扎要总述:“义乌、兰溪、衢县为高度疟疾流行区(主要传播媒介为中华疟蚊  可证。另外,还有麻疹、毒痢、伤寒、血吸虫病、麻风、肺结核等传染病不时流行,再加上兰溪水、旱、虫、风灾不断,民国三十七年印行的《浙江经济年鉴》中有载“兰溪在民国

三十二年,水风虫灾被害田苗 亩;三十三年旱、虫灾被

害田亩 亩;三十六年夏季水灾,一乡镇平均七成损

失达 元,受灾  人 ”。人民深受着疾病、灾害的压迫。

总之,综合史料,旧时兰溪灾害无度,疫病流行严重。分析其疫病流行的原因主要有:(  )兵乱:兰溪历来为兵家争夺之地。县志有载 “兰 溪为冲要之地,南欲拒北,则兰为衢、婺之门户;北欲御南,则兰为抗严之屏蔽”。明洪武南下驻严州,先遣将取兰,复进兵取衢、婺以南诸郡,是有先门户之说。历史上还曾有元徵元季、正统戊辰、正德壬申、癸酉等兵乱的记载,再联系日寇侵兰期间,疫情连年流行,真可谓“大兵之后必有大荒,大荒之后必有大疫”。

(   )灾害:基于地形、气候特点,又因水利失治,旱涝等

自然灾害每有发生,以致田园荒弃,饥馑饿殍,疫疠随之。(  )环境污染:兰溪自古为交通枢纽,故商贾云集,又因人群密居河滨,城内内河污染严重,疫情传播格外突出。环境与个人卫生不究,疫情滋蔓势在必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5

主题

1422

帖子

380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00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14: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 医 林 人 物 与 著 作


历史的发展为本市医药事业的繁荣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综观每个时期均涌现出不少医学流派和颇有影响的医学著作,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学术思想和经验。现根据旧志记载及所掌握的有关资料,收集了自宋以来医林代表 人,各种医籍  种。现按朝代顺序及成书先后作以简略介绍。

(一)历代医林人物



郭时芳,名桂。其先有汪夫人者,以善医妇人显于宋,掌内府药院事,以功封温国太夫人。子孙世承其业。厥后随宋南迁,散居于浙之东西,杭、绍、金皆其族也。而金华之族有名化龙,字叔大者,又迁于兰溪,后生时芳。时芳于医道甚明,回生起死,百不失一,乡邦依之为司命。子存仁,孙公义克世其业。



何凤,字天仪,号遁山,横山乡人。博学能诗,为婺州医学教授,转江西提学。世业医。凤精其术,能以道义济人。其没也,金华许谦赋诗輓之“ 曾分池上水,遗爱在人心。”

王镜潭名开,字元启,以号行(公元  ,纯

孝乡白露山人。家贫好读书,不遇于时,遂肄力于医,游大都窦太师汉卿之门二十余年,悉传其术以归。濒行,窦公嘱之云:“传吾术以济人,使人愈疾,即君之报我也。”遇人有疾,施以针砭,无不立愈。至元初,征领扬州教授,以母老辞归,后敕为太医院御医。因营于镜潭之上,人称镜潭先生。所著有《重注标  赋》、《增注医镜密语》、《针灸全

书》等。子,名迪,字子吉,号国瑞(公元  )太医院吏目。著有《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孙廷玉、曾孙宗泽皆世其业。



吴奂, 字德章,德基从弟也。刻志好学,博通书史,善书扎而尤精于医,得何文定曾孙仲畏之传,功力兼人,益造其微,其医最于一邑,人多称之。所著有《古简方》十二卷,《诸集方》四 十余卷。其诗号《兰渚渔歌》。

童文,字仕郁。能诗。永乐中宫太医院医士。尝从太宗南巡有《秋思》诗云:“江南秋色雁初飞,江北行人未得归,一枕不成蝴蝶梦,砧声何处捣寒衣”。著有《拾遗方》。

童鍪,字原武,号介菴 香溪人。读书好学而尤精于医,擅名一时,活人甚多,绝不计人之酬德也。所交多贤士大夫,喜成人之美,有何遁山之风。

吴淇, 号悠斋,太平乡人。世习小儿科。淇恺悌柔和,视小儿风寒麻痘等症,诊脉察色,不厌再三,有如己子。用剂慎确,加减轻重,必重思之。不误伤人,不受概人报,盖医而颇有儒风者,君子取之。著《诊脉须知》。

张柏,字世茂,本歙人祖迁于兰。少习博士业,已而以父病痞久,遂弃之而专读内经、本草等书,从事于医,延治多

验。父病得延。期年而医道举行矣。不责人报,人病急请,即夜十数起弗辞。其事亲有礼,颇有古人风,士类嘉其医术而尤重其心,行之朴真也。所著有《医案》,徐学恕为序。

邵明彝,字锡九,椒石人也。邑诸生。中年以母病习医,博极方外秘书,能明其意而用之,不泥其说,遂为歧黄之最,远近倚之。

王之英,号石舟,御医开之裔孙也。职为医官,著有《医案》,《医经备览》。子师文,号敬舟,官太医院吏目。著《医学薪传》。次子师望,号侍舟,吏部考授医官。孙章祖,字叔贞,吏部考授医官,纂有《橘井元珠》。曾孙兆熊,相传世医。邑令赵赞曰:“惟昔长桑,秘授越人。石舟医案,授受家庭。敬舟继美,薪传发明。叔贞元珠,益探其精。兆熊 绪,寿世宏仁。累传种德,后必蕃兴。”

吴敬泉,太平乡人。博通内典,精于医理。凡延请诊视,或贫富齐至,必先其贫者,且赠以药而不取其资。若贫而居远乡,不能再请者,察其病之浅深,自初病至疾愈,按日立方,不爽毫末。黄公敏传称其仙风道骨,慧眼仁心,近今罕见。其族仰泉、惟仁、惟元,俱以医名,而醇厚有余,遂称泰人吴云。

包元第,号敬宇,天性孝友,术擅歧黄,祖父、伯兄,俱以儒医济世。

江文照,字绍源,太平乡人。生于遗腹,事母克孝,老而弥笃。幼习举子业,母欲其习医救人,由是精于歧黄,名闻两浙。远方之人,有疑难危症,接踵就医,靡不立效。又恪遵母命,救人不取人财。兵部尚书王家彦有传赞。

徐应明,号濲溪。少与赵文懿同学,赵日有名,应明意

不自得,一日谓文 曰:“ 汝医国,吾医民,各行其志可

乎。 ” 赵曰: “ 国医赊 且不必遂,民医实人求而我应之,造化在乎矣。”初从时师游,厌而去之,遇异人有别传,决生死,远近皆奇验。游楚中诸名公争致之,有欲传其术者,日必有活人心地则可。苏中翰维霖有隐疾,诊之言状悉中,居期年,无一言虚发,苏将师事之,忽一日卒,人以为蜕也 。

吴敏叔,由医学训科徵为太医院吏目,供御药房事。方一善,字服之,官太医院。

郑时龙,太医院吏目。张国深,太医院吏目。

郭时瑞,通医理,亦能诗。



郭居易,字维恒,以医为业,时芳之裔孙也。凡病无论深山穷谷,童子村妪必曰:“请郭先生来则生矣”。为人平易,以济人为念,贫家延之诊视不受其谢,更赠以药。其子庠生,德昌,字日生,克承父业,人多称之。

倪一位,字光远。家世业儒兼精医术,性复慷慨,好施赈药,当道咸嘉奖焉。

童尚友,字以贤,香溪人。精于歧黄,耑以济人为念,一时皆称名医。

徐大振,字金声,号成斋,大塘下人。貌伟,甫入武庠,见赏于窦东皋学使,许为将才。家世业医,父武英,兄有光,皆有名振。习其术尤神悟,施治多奇验,寓邑城,求医者门踵。不以利居心,远乡来聘,虽千金不一顾,而遇贫苦者,终不忍拒,且时助之药饵,生性然也。晚好静居,筑室

河浜,颜曰:闲处盖以前寓,额曰:半日闲。谓今始得闲处拒耳。自是有求医者,嘱子弟代诊,己则从旁指示之。著《伤寒辨误》,未梓燹毁。

阎廷英,字尹孚,胜冈人。宗姓郭。精于方脉,不计酬谢,活人甚众。江浙闲游,纵殆偏后侨居乌伤之鹅塘,著《玉环集证治要诀》六十卷,藏于家。

姜师彦,西姜人。第师范,并习歧黄,时称良医。郭望林,时芳九世孙,以医名。

陈琼,字景辉,世传医术。

祝石,字子坚。精读文学,著书不一种,所存惟《希燕说》。性本倜傥,又擅医术,浪游江湖间,所交多知名士,与宜兴陈检讨,其年尤洽,数有诗持赠。陈维 《湖海楼集》,有赠祝子坚诗。

吴国勋,著有《诸家医案经验录》,颇有用,惜遭焚佚。

近代

郭大熊,居状元第。世传女科,诊病辩证精确,用药严谨,颇负盛名。其子郭如圭,弱冠之年即已行医,每发祖辈经验之长,独有风格。不论胎前产后,危难病证,屡治辄效,求诊者接踵而至。平素以济人之心为怀,遇有贫病,馈赠其药,不计酬谢。家在住宅后园,搭建平屋数间,方便远途病家宿、食和疗疾,名声大噪。孙郭缙舒,承其父业,家藏书颇富,惜遭散失。

徐鸣皋,横山乡人。光绪时人称“皋皋先”。为人博学多才,尤擅长妇科。经、带、胎、产证治,别具一格,名闻邻县。有手抄《经验方》六册、《医案》一册。子毓康、孙

炳扬,承其业,时称横山先生。

阮樟清,字瑞铭,居县城文襄巷,终年 岁。系祖传儿科。平日悉心研读《幼科心法要诀》,善疗麻痘、风痰、食积,名闻城乡,求诊者甚众。

叶寿庭,诸葛派堰头村人,承祖业而精于歧黄,当地颇负盛名。有子阿根继其业,声誉与回回堂先生齐名。

叶晋安,号海南(  ),派堰头村人,世 承祖业,精于歧黄之术。弱冠悬壶,龙、兰、汤、寿负有盛名。曾避兵燹于衢县、开化之间,单腹胀治验颇多,时誉神医。后回里,重振家业,以诊伤寒、杂病、小儿麻痘为著。有诸葛氏作传:“品评天女之花,光明法眼;驱遣神农之草,变化从新。”民间尊称老海。其子在选,号渭荣,继其业。

徐福康,字费卿,号赞君,大塘下人。秀才。爱好琴棋书画,尤精歧黄之术,时以治伤寒著称。二十年代曾在县城开设卫生医局(商会旧址)。有子润生,承其业。

成壬林,(  )殿山成村人。少壮从师业医,长于伤外科,自制丸散膏丹,善用雷火神针。

吴佩铃,字维鹤(  ),吴泰仁村人。世传儿科。一生精究医理,勤研方术,对《小儿药证直诀》、《幼幼集成》等专著极为推崇。论治儿科,独具灼见,能决病儿之生死,挽救于危倾,邻县妇孺皆知,人称 “ 吴泰仁先生”。至晚年著有《验方集》、《采录封轩》、《秘传家藏幼科》二卷、《病机赋》、《痘麻证歌》等手稿。子寿槐、寿棠,孙志明、志成继其业。

吴绍康,号卸妹先生(  。殿山芷芳岗前刘人。继祖业,长于儿科,擅治麻痘,兼通妇科。

章德权,讳炳衡,字旭初,号少洲(  ),洞源乡人。自幼颖顾倜傥,爽迈不治于帖。少时随父经营药店,弱冠之年,方初涉医学。因先世通医而藏歧黄书,读之介若天授,延治多有应验,声誉渐噪。为人又极慈祥,遇贫病辄解囊购药,愈而后已。因其医技、医德并茂,深受社会所赞誉。《肱以折名》、《杏林生春》、《寿世》、《长桑饮水》、《经验宏富》等横匾均为各界人氏敬赠,有的至今尚存。民国八年间被选为本邑中医联络进行会会长。同年为发扬国医之学,协同创办“兰溪公立中医专门学校”,并任该校校长、教职员。杏林春暖花还发,桃李争春枝更荣。这在兰溪中医事业上有一定影响。解放前,悬壶于兰城东门外,求诊者众,生前留有《灵源医隐》脉案四卷。

姜柯祥,字廷傑,号燮臣,又号选卿。(  )兰溪水亭乡西姜人。荫袭祖业,先后在衢县、龙游开设“天瑞堂”药店。因酷爱医学、草药而学有所成,故此,边经营药店,边行医救人,每每辄效,时称良医。有子承其业。

王辅卿(  皖歙名士。清  光绪末叶贡生,平日爱淡泊以明志,不求仕进,不慕名利。曾随杭州莫尚古名医研习歧黄之术,尽得其传。三十外始悬壶于衢江之读,濲水之浜,乐善为怀,对贫苦患者,光施方药,不计分文,颇得民众称誉。留有《医醇歌括》四卷。由于为人谦逊、谨慎,中医同道咸敬重之。

诸葛韵笙,字泰,号源生(  ,诸葛镇人。其父棠斋长于鉴别药材,时在清 咸丰年间在兰城内开设“天一堂”药店,继在香港、上海、广州设“祥源”药号。韵笙初习举子业为庠生。光绪末年弃儒经商,继承父业,颇有开

拓精神。先在城内扩充“天一堂”为药行,又增设“同庆”药行经营中药批发业务。后在上海、广州设“祥泰”药号,与“祥源”并列。杭州设“同丰泰”运输行,互相呼应。“天一堂”不仅在批发业务上为全城药行之冠,所制丸散膏丹以选料道地,制作精细,疗效显著而赢得声誉。如百补全鹿丸尤有特色,相传盲人手摸鼻闻,便知是否“天一堂  所出。药行有鹿园圈养,分设在城内园石洞与诸葛,每地均有梅花鹿
数十头,除自用外,还远销杭州、上海、台湾。

诸葛韵笙经商有道,亦热心地方公益,在其父于诸葛办义学的影响下,曾兴办诸葛宗高小学,继后又接办兰溪中医专门学校,任校长。他的一生致力于发展兰溪医药业,颇有贡献。

范筱香,字玉芝(  ,世居县城。为邑庠生。爱好书画雕刻,又精于医理。承家传儿科,治蛔食、麻疹、时病、痉厥等灵验,求治者甚多。素有济世之心,对贫病不计报酬,人称铁行先生。

唐萃锵,字子中,号夔卿,乳名乌苟(  ,纯孝乡人。幼承父(炽昌)业,攻读歧黄之术,擅长内科,尤以热病为专。以用药轻清,主张寒凉著称。家设“仁德堂”药店,并有济人之德。寿昌、严州、兰城尝有声誉。存有手抄《舌镜大全》。子孙承其业。

张山雷,名寿颐  ,江苏嘉定人。禀赋聪颖,博学多闻,岁入泮,为邑庠生。后因母病风痹,遂弃儒学医。相继投师于俞德琈、侯春林、黄醴泉、朱阆仙下,对经典医著及各家学说研究,深得要领,学验与日俱增。一九一四年被朱师聘为黄墙私塾中医专门学校主持教

务。一年后旋即悬壶于沪上。一九二  年应聘至“兰溪中医专门学校”任教务主任。在兰十五年,多有心得,编写著作、讲义达二十余种,六十八册。主要著作有《医事蒙求》、《中风斠诠》、《疡科纲要》、《古今医案评议》、《难经汇注笺正》、《本草正义》、《脉学正义》、《沈氏女科辑要笺正》、《钱氏小儿药证直诀笺正》、《病理学读本》、《张洁古脏腑药式补正》、《合信氏全体新论疏正》、《谈医鸿雪》、《读素问识小录》等等。张氏一生忠诚于中医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发扬国粹,造就真才,可谓呕尽心肝,鞠躬尽瘁。学术上博古通今,又精于训诂,对经典医著与各家学说均有发挥。临床擅长内、外、妇科,对中风、外疡、脉学尤有研究。鉴于张氏对中医事业的卓越贡献,学术上多有成就,早期就被医界誉称为全国“二张”之一。当时,学术界权威杂志《医界春秋》、《神州国医学报》聘为撰写员,曾任中央国医馆理事之职。一九三四年病卒于兰溪。

罗斌,字霓仙,徽州歙县人。初习举子业,乡试三次第一。光绪年废举始从事医学,医理经验俱丰。逢游至兰,遇兰知事苏公母病,群医莫策,悉闻儒医至境,遂恳请诊治,其病顿失,有赠金匾一方“存心济世”。嗣因文词契好,又结为诗友,随之定居兰溪。有子鹤龄,字幼仙(  ,幼承父志,精研歧黄。平生长于内科,善用经方,颇有声誉。一九三二年曾参加开业考试,列为第一。三三年实验县期间聘为县医。其时与张氏山雷乃莫逆之交。家有藏书甚富,惜动乱火焚殆尽。



吴荫堂,号森森  ,回回堂村人,人称“ 回回堂先生” 。初习举子业,既好诗文又工于书。后弃儒就

医,对医经无不精通,尤推唐容川《血证论》、王清任《医林改错》及《十药全书》、《理虚元鉴》等书,钻研极深,并有发挥。早年悬壶于兰溪,善治内伤杂病,对血证专长。每治虚劳,投之辄效,远近多倚之。后传《吴荫堂血证脉案》手抄本数册,影响颇深。

胡静斋(  徽州绩溪县人。一生精于外科,一九二九年五月加入兰溪中医公会,至时行医已二十余年,后创“太乙堂”号,在兰城颇有声誉,学术上对其侄儿胡品瑜也有很大影响。

胡绍棠,号子丹(  ),孟湖上房顶人,人称“上房顶先生”。家系三代疡医。胡氏对《医宗金鉴》、《疡科大全》钻研极深。其治疡既扬家传,又取各家所长,骨疽、瘘疾尤有专长,常用自制“三品一条枪”屡投每效。并治单双蛾、喉痹等喉疾,多有名声。因一生推崇以割为主,善用刀针,故有“刀针派”著称,求治者应接不暇。家传有《养怡堂方录》。胡氏思想进步,解放前曾参加地下党,以医业掩护革命活动。平日对贫病,每以丸药相赠,深孚民望,赠有“第二华佗”、“喉科圣手”匾额数块。

诸葛禹奠,字柏梁(  ,诸葛乡人,十六岁受业于衢县名医姜献华门下,尽得心传。一生精于内,尤专于外,诊治脑疽、发背远近负有盛名。有济人之怀,遇贫患者,不计酬谢反给经费,有口皆碑。辑有《外科效方集》一册。

邵餐芝(  )汇潭村人。夙好哲理艺文,从事教育有年,并以余力治医,深造自得。著有《素轩医语》《伤寒论新诠》二书,曾在上海神州国医学报上连载。文字

结神交,上海名医恽铁樵、吴去疾、徐相任、秦伯未均为之作序,张山雷氏对此评价甚高。

叶宝珍,字映辉(  ,派堰头人。系晋安之孙也。幼承庭训,学业俱优。一生攻读歧黄书,对叶、薛、吴、王等温病著家推崇备至。学识上悉心研究,颇有心得。对时疫、温病等用药贵在轻灵,收效甚捷,名噪一时。为人且重医德,诊务繁忙,不辞劳苦,不计酬报,每以愈病为己任,自制丸散,亦常扶困济贫,后人常尊称“派堰头先生”。子孙继其业。

郑赞纶,字丝阁,兰溪人。“兰溪公立中医专门学校”第一期毕业生,后留校任教。一九二九年五月加入中医公会。因日寇侵兰,避居于武义行医,有一定声誉。

汪仲清,名徵  ,一九二三年毕业于“兰溪中医专门学校”,因学业优良,留校任教。后业医以内、妇科为长,且通书法,县城内颇有声誉。五五年任兰溪联合医院副院长,六十年代初调任金华地区医院工作。

蒋理书(  ,大丘田村人。一九二九年于兰溪中医专校毕业。初悬壶于建德,至三二年由母校招为教员。因抗战爆发,学校停办,遂复行医于洲上,名声渐震。直至五二年为洲上联合诊所负责人。五七年选入浙江中医进修学校学习,旋为岩山大公社医师。因精于医理,又富有临证经验,于六二年至六八年间,任兰溪中医班教务。其学识广博,教学严谨,为中医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学生共 名,为抢救、继承名老中医经验,培养后继人付出了心血。

徐寿涛,字浪三(  ,居县城雀门巷。祖传中医眼科,少时随父习医,精究《眼科龙木论》,多有所得。后

悬壶于殿山、马涧、城关等地,五七年参加联合诊所,五八年在县城关医院主持眼科。在此期间,曾兼任六六、六七二届中医班教学,在县内有一定声誉。

蔡济川,名元楫 ,居城关包宅巷。一九二三年兰溪中医专校第一期毕业生,因学业优良,留校任教。同时在“蔡同德”药店坐堂门诊,声名初振。一九二九年国民党政府取缔中医,他受张山雷氏及同行委托,作为代表前往南京参加全国中医界的请愿盛会。三八年因校停办,悬壶于城。五五年后,相继在联合医院、人民医院工作。蔡氏生平为了发扬国粹,振兴中医,不辞辛苦,先后为医院培养带徒、浙江中医学院学生实习带教作出很大成绩。蔡氏临证五十余年,擅长内、妇科,兼用针灸,颇有声誉。有医案选入《全国名医类案》,是我省近代名老中医。

胡品瑜(  ,安徽绩溪县人。祖传外科,随父悬壶兰溪。家开“一元堂”,人称一元堂先生。自制丸散膏丹,以治疽痈、发背、肛门痔疾为著,对疔疮、乳痈尤有灼识,因以内消为主,故有“内消派”之称。临证效著,远近求治者纷纷慕名而至,名噪一时。家藏手抄《经验方》五册。是我省近代名老中医。

姜本耕,名松亭,字维祯,号少卿。(  ,柯祥之子,水亭乡西姜人氏。十七岁随父习医,早期悬壶于衢县、龙游一带,后在游埠开业。解放后参加区卫生院工作,擅治内科杂病,素有声誉。

唐涛,字九井,讳树桐(  ),芝堰上唐人,萃锵之子。幼承庭训,长后继祖业。学术上推崇叶天士、鞠通诸家。通晓《温热论》《温病条辨》等名著用药取“轻可

去实”之说,主张轻灵活泼。擅治杂病、温热病邻近乡民皆

倚之。

毛樟骏(  ),诸葛厚伦桥人,祖传女科,诊治妇人素有名声,有子庆熙继其业。

鲍秉钧(  ),香溪大路人,人称阿钧先生。中年始习医书,精通《温病条辨》、《时病论》等名著。治医长于内科、热病,城北颇负声名。生前在石渠乡卫生院任中医师。

翁樟炳  ,兰溪陈家井人,因家习女科,治经带胎育颇验。相继在石渠、马涧卫生院工作,时有声誉。

王罄华(  ,号称独脚金鸡,家传女科。解放初行医于浦江、梅江一带,五四年参加国药商店坐堂,后聘为梅江区卫生院中医师。因善用补药,治女科盛名。

毛庆熙,字一鹏  ,诸葛乡厚伦桥人。毛袭先荫之学,初攻歧黄有成,十九岁应诊。解放后,相继参加诸葛、永昌卫生院工作。毛氏常把“有学无识不可以为医,不学无术更不可以为医”律己自勉。学术上尤宗《济阴纲目》、《医宗金鉴》、《妇科玉尺》等诸家。一生诊治经带胎产,经验独到,形成了独具一格毛氏流派而名闻遐迩。由于诊务繁忙,无暇著作,至晚年遗有医案部分。为我省近代名老中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5

主题

1422

帖子

380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00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14: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医        籍录

《重注标幽赋》元 王镜潭撰。该书主要是对其师窦汉卿所作的《标幽赋》重新加以撰注。书中尤其对难以理解赋词

阐发隐晦、深奥之义。内容上通俗易懂,是一本学习针灸的良好参考书。

《增注医镜密语》一卷,元        王镜潭撰。按黄氏书目

编。

《针灸全书》一册,元        王镜潭撰。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卷,元 王国瑞撰。书中收录其父王镜潭《重注标幽赋》全文,使之得以保存流传。

《诸集方》四十余卷,明  吴奂撰。《古简方》十二卷,明 吴奂撰。《拾遗方》,明 童文撰。

《医案》若干卷,明        张柏撰。

《医案》、《医经备览》,明  王之英撰。《医学薪传》,明 王师文撰。

《橘井元珠》,明 王章祖撰。《伤寒辨误》,清 徐大振撰。

《玉环集证治要诀》六十卷,清 阎廷英撰。《诸家医案经验录》,清 吴国勋撰。

《痘麻症歌》著书于一九 八年,吴佩铃撰。书中分痘麻二证,用歌诀形式记述了辨证论治的方法,包括有脉舌证候,方药治疗,吉凶予后等。文字简练顺口,便于记诵。

《病机赋》著书于一九一七年,吴佩铃手稿。书中阐述了儿科病的特点及病机,兼记叙内、外、妇科。正如吴氏自云:“缘杂病绪繁无据,机要难明,非伤寒经络有凭形症可识,临证若能三思,用药终无一失,略举众疾之端,俾为后学之式”。另附有汤头歌诀,堪能俾益于后学。

《医事蒙求》一卷,张山雷著。本书通过词赋形式,记

述中医基础的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诊断治疗等概念。文中辞句精练,哙炙人口,押韵通顺,易诵易记,是一启蒙课本。

《难经汇注笺正》三卷,张山雷著。书中指出“吾国医经《素》、《灵》之外,断推八十一难,孙吴时,吕广已有注解,行世最早,远在今本《素》、《灵》之先,是真医经中之最古者,其理论与《素》、《灵》时有出入,如诊脉之独取寸口,及倡言心包、三焦之有名无形等皆其独到之处,本非借径《灵》、《素》以注疏体例,依草附木,人云亦云者可比”。张氏对难经一书给予至高的评价。至于对难经注解,张氏又列举所见注本书目约二十余家说:“诸本至今并存,注家不可谓不多,然考其文义,绎其辞旨,大都望文敷衍,甚少精警,⋯⋯就中彼善于此,当以滑氏之《本义》,徐氏之《经释》较为条畅”。因此,张氏汇集各注,释其精切不浮者,扎取入录⋯⋯参以拙见所及,为经文疏通而证明之,颜以笺字。间遇经文,必不可通者,必直抒己见,不欲转展附会,以盲引盲,别以正字标之,因名《难经汇注笺正》。全书持论公允,内容选择谨严,足以纠正前人之偏见。

《脉学正义》六卷,张山雷著。本书是一部系统而又全面的脉学专著。论其常,深入透彻;析其变,显明通达。前后分列四章,“先以纲领以挈其要,继以诊法以立其成,而诸脉之形象次之,诸脉之主病又次之。”第一章脉学纲领,详述脉源脉理,重申诊脉独取寸口,并结合五脏、四时论述和平不病之脉和脉象之胃、神,根;重视真脏脉象和判断生死予后;对脉诊的其它诊察方法和途径,如诊察趺阳、太溪、胃之大络等亦申其理而述其用;至于临床少见而不同恒常的

所谓奇恒脉、太素脉也有详述。第二章立诊法,提倡诊脉宜于安静之时,强调脉诊的调息、布指、举按推寻宜循规矩,候脉必逾五十至以断气血之联属,结合审察尺肤之滑涩以断寒热;选择性地介绍诸家诊法大要,推崇浮沉迟数滑涩为诊脉纲要;同时还简述了问、望、闻诊的基本方法,强调四诊合参的临床意义。第三章着重在诸脉形象,张氏赞同先贤二十八脉之学,并择选前人亲切有味,确实不疑之论,分条辑录,间以己见以疏通证明,以求透彻渊源,润解症结。第四章专论诊脉断病,辑录了《内》、《难》以及诸家脉学各具精蕴、咸有真谛之者,结合实践经验予以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俾使深入浅出,切中款要。前后四章,各有重点,首尾呼应,别具一格。是兰溪中医专门学校之教本。

《病理学读本》四册,张山雷著。本书纂辑先贤诸子酣畅精论而成。选录有喻嘉言、徐洄溪、柯韵伯、张石顽、尤在泾、陆九芝、王孟英、莫枚士等著述。其内容为“辞肯清晰,畅所欲言,切近病情,源源本本”。张氏为利教学,结合自己见识对其中隐曲之处,每于篇后分别阐明,以致更臻完善。

《本草正义》七卷,张山雷著。本书以《神农本草经》及《名医别录》之原文为主,并通过考证,正义、广义、发明、正讹等方法对诸药物的性味、功用、主治、炮制、用法及宜忌作了深入地阐发,反映了张氏在应用药物的实践经验和药物研究上的独到见解。本书只完成草部二百余种,惜未完稿。

《脏腑药式补正》,分上中下三卷,张山雷著。本书采用洁古《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清  高邮赵双湖注本

《医学指归》为蓝本,加以张氏己见疏通而证明,对脱漏者则补缀之,或有沿误者则纠正之,别以补字、正字、标于各条之首,以清眉目,以成全壁。张氏指出:“是书提纲挈领以病源为主,不以病证琐屑分类,于根本上求下手之法,实是探河源于星宿之海,所见者足以握病理学、药物学之枢纽而一以贯之,较诸向来本草之有百病主治各药,以证标目,纯从枝节著墨,相去殆不可道里计,且又言简意赅,切于实用,洵是治医者不可不读之书”。列为中医专门学校教本之一。

《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二卷,张山雷著。本书以《沈尧封女科辑要》经王孟英加按语本为蓝本。张氏认为女科著作“惟尧封此书,廖廖数十页,精当处勘透隐微,切中肯启,多发前人所未发,实验彰彰,始觉轩爽豁目”。而“孟英按语,更能刻进一层,洞见症结,皆是此道之金针”。故结合临床,参以二十余年经验,逐条加以笺正,并有发挥,编著成是书。上卷节,下卷 节,共 节,论述女科经带胎产诸病证治,后附录 方,足为后学借鉴。

《疡科纲要》二卷,张山雷著。张氏承黄墙朱(阆仙)氏之学,结合自己临床实践编著而成。本书在学术上突出以“证虽外发,病本内因,固不仅大痈大疽,非通乎内科者不能措手,即寻常疮疖,亦无不与内证息息相通 ”为其特点。张氏在书中不拘一家之学,博取各家之长,并有创新。具体内容分为四章:外疡总论;外疡脉法;治疡药剂;膏丹丸散外贴等,是中医专校教本。

《小儿药证直诀笺正》三卷,张山雷著。本书根据《钱氏小儿药证直诀》加以笺正,编纂而成。惟蓝本出录于周氏

(澄之)《医学丛书》,裒集于阎氏(季忠)之手,故张氏说:“该本明言汇采各本,参校编次,实非仲阳所自定,就中亦有未尽纯粹者,则不敢谬附同声,阿私所好,姑就拙见所及,时加辩论。以窃附  臣诤友之义,爰以笺正颜之。全书分三卷,上卷论脉证治法;中卷记尝所治病二十三条;下卷为诸方论;并附:周澄之附方;附董及之小儿斑疹备急方论笺正目录;附:阎孝忠小儿方论笺正目录。

《白喉决疑集》一卷,张山雷著。本书以张相臣氏合刊《白喉忌表抉微驳义》、《白喉问答》一册为蓝本。在书中主要汇集二家对白喉、疫  喉等喉证的辨别及证治经验,尤其是树立以白喉、疫喉、外感喉疾为喉证三大例为纲,颇有挈领作用。张氏并有鉴于社会上喉疾不辨之危害,加之校无专集,故爰为写录,逐条加上附记,再经疏通补正遂更名该书,其内容颇有参考价值,列为中医专门学校喉科教本。

《经脉俞穴新考正》二卷,张山雷著。本书系张氏根据《甲乙经》、《脉经》、《千金》、《灵枢》等古籍,对有关经脉的起源,循行经文,俞穴等进行了系统考正,并按其条文疏其得失,对有所疑而无可证实者,则附以个人见解,作为存疑,书于其后。全书是非曲直,泾渭分明,是中医专校教本之一。

《中风斠诠》三卷,张山雷著。本书乃张氏对中风脉因证治的创新之作。它根据清 蓬莱张伯龙所著《类中秘旨》的见解,进一步指出:“中风为肝火自盛,化风上扬,迫令气血上逆,冲激入脑,震动神经而失其知觉运动之病”。治法主张潜阳熄风参以理痰泄降,使血不升,则厥可定,而脑神经之功可复。其说衷中参西,既阐明《素问》“大厥”的机

理,又指出血冲入脑的病机。这一创造发明,实能勘透渊源精切确当。它如,书中还广征载籍,上自《内经》、《金匮》、《甲乙经》、《千金》、《巢氏病沅》,下逮宋元明清历代医家有关中风的论述,从病名的辨证,病因病机的阐述,脉证的分析,以至临床应用方剂的选择,纲举目张,明白晓畅。有其一定的临床价值,足资参考。

《古今医案评议》十六卷,张山雷著。张氏认为:“医书论证但纪其常,而兼证之纷淆,病源之递嬗,则万不能条分缕析,反致杂乱无章,惟医案则恒随见证为迁移,活泼无方,具有万变无穷之妙,俨如病人在侧,謦咳亲闻,所以多读医案,绝胜于随侍名师而相与唔对一堂,上下议论,何快如之。”为此,张氏博采古今名医医案,依类编辑,并逐条详加评论,从而使每一治案的是非得失,前因后果了如指掌。书中编有伤寒、温热、湿温、中风、疟疾及女、幼、疡科等医案十余种,实为临证之良师益友,列为中医专校后期必修课程。

《疡科医案评议》二卷,张山雷著。本书继《疡科纲要》书后,又以余氏听鸿《外证医案汇编》为蓝本,撷取佳案,申以评议,并併集古近诸书之专述治疡者,随证附入,合为一书。书中评述疡案证之源委、得失。被列为中医专校外科课之辅导教材。

《合信氏全体新论疏正》二卷,张山雷著。张氏认为:“欲阐病源,须明生理、骨骸之枢机,气血之循行,脏腑之体用”。主张中西合参,吸取现代科学知识,丰富中医学内容。为此,张氏将英国合信氏所著《解剖生理学》一书,逐段加以疏正,编辑而成。书中据西学生理解剖实际,以科学

态度纠正古人不符合客观的论述,同时又强调中医学已经历数千年的临床观察,对脏腑功能及机体内在联系的生理、病理方面有一完整的理论,在临床治疗上可谓历验不爽,其评价实事求是。被列为当时中医专校教本之一。

《籀簃医话》一卷,张山雷著。本书选录了陆氏九芝《世补斋医语》若干条,逐条附加按语,申述其精义。如遇不同见解,则提出讨论,其论深入浅出,较原著更为完壁。此外,张氏将平日与当代医家探讨的内、妇、儿科的学术见解,治疗经验的通函也一并收载,可供学习参考。

《谈医考正集》一卷,张山雷著。本书系根据古代经史文献,后世医家著述,结合自己心得和经验对《内》、《难》、《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有关版本的流传,原文章节病名、辞句、个别名义等疑难处,旁征博引,详加考核,持论公允。全书共二十七篇,其中十四篇采录莫枚士《研经论》,篇后附以申义,对原著内容正确的加以阐发,错误者则提出辨析。最后附方论二篇,亦能独出心裁,纠正前人之误,可供参考。

《读素问识小录》一卷,著书于一九 七年。张山雷手稿。本书参考各家注释《素问》的不同版本。对其有关篇章中的辞句、字义提出自己的见解,纠正某些注家的偏见和错误,力求阐明原文的意义。书中考校详审,言必有据,可供研究《素问》时参考。

《读俞德琈师(医学及门)书后暨原评》一卷,张山雷著。本书是一九 六年张氏学习俞德琈《医学及门》的读书笔记,后经俞氏审阅加评,虽篇幅不多,内容广泛,涉及读书方法,临床经验,学术讨论等方面。从中可领略张氏早期

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

《谈医鸿雪》一卷,张山雷著。本书是一九一四年,张 氏在黄墙中医专校任教务时,答复函授学员质疑的通信存稿汇集,共有十余篇,是张氏早期医著。

《正统道藏本  寇氏本草衍义 校勘记》,张山雷著。张氏认为寇氏本草讹误、疏略之处甚多,其分类排列不易寻索,于是依此本类例为蓝本,分门条析,删改补缺,拾遗纠缪,校录详慎。同时,补录全目,以便寻求。

《晦明轩政和本草总目》张山雷著。张氏根据《新修政和本草》、晦明轩本《重备政和本草》之序,碑式牌子,板式字体及所载药物分类种数,考正了宋 政和六年曹孝忠校本重刊《政和本草》是取证类本,并增以寇氏衍义(证类与衍义同刊)新修而成,非先刻证类而其后又增衍义。又考正了晦明轩本是元 平阳解州张魏卿所刊,张君当即晦明轩本之主人。故晦明轩本(又称张本)出于政和校本之后。因有增添,共收载药物一千七百四十九种,计三十卷,故冠以重备二字。同时,张山雷另录晦明轩本总目留俟后之览者以便查考。

《 医 论 稿 》 张 山 雷 著《黄汉医学评议》张山雷著《疡医治案心诠》张山雷著

《养贻堂方录》胡绍棠手抄本。本书博采各家外科之方四百六十方。其中丸剂八十方,散剂一百五十二方,膏剂五十四方,丹剂七十一方,杂方一百零三方。同时还载录胡氏祖传外科秘验方。临床应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外科效方集》,于一九四七年诸葛禹奠著。诸葛氏将

家传特效方剂及各家良方汇为一部。全书收录洗涤剂四方,油膏剂六方,围敷剂四方,粉剂二十二方,丸剂十方,共四十六方。所列方药虽不多,却颇精粹,用治外疡各证,已应有尽有,若能运用恰当,立能见效。

《素轩医语》成书一九三六年,邵餐芝著。本书是邵氏平日读书扎记,因有得于心,故语多中肯。书中博通今古,融汇中西,不特为仲圣之功臣,且为叶吴诸贤之诤友,词旨雅洁,似尤在泾《静香楼笔记》精实突过之,为有识者所共尝。全书五十六篇。一至十八篇以伤寒论观点讨论寒温病理其述触类引伸,大旨宗仲景而辟叶吴;十九至三十二篇从古论今之中医学根本观念;三十三至五十篇系统研究六经表里,并以伤寒原文加以证明之,五十一篇以后续申前面诸篇未竟之义。本书文字简洁畅达,卷首有焦易堂、恽铁樵、吴去疾、徐相任、秦伯未诸名医题序。对该书张山雷氏也曾赞曰:“眼光纯正,笔意精深,无一条不深入显出,语语中肯,钦佩无似此炉火纯青之候”。足资学习参考。

《伤寒论新诠》一九三四年,邵餐芝著。邵氏针对当时中医界厚温病薄伤寒之偏向,力排众议,阐明《伤寒》之贡献。并对之重加诠释,上海名医吴去疾曾对该书评说:“学贯中西而文笔足以达之,故虽陈义甚高而罕譬曲喻,明白易晓,令人读之有焕然冰释,怡然理解之乐,诚佳书也” 。书中有秦伯未、吴去疾、姜佐景等为之序,惜末付梓,曾在“上海神州国医学报”上陆续刊出部分稿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5

主题

1422

帖子

380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00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14: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hpvista 于 2020-2-6 14:41 编辑

三、近代主要医家学术简介


在近代史上,兰溪医和药丰富,发展了祖国医学的内容,由于历史条件的限止,还有一部分经验流散在民间,为了能使之发扬光大,特选辑有代表性的六名医家的经验,加以整理,冀期继承、提高。

图片1.png

张 山 雷 遗 像


张        山        雷


张山雷是近代著名中医。他的一生经验主要取决于师授和长期的实践积累。今就其学术思想和经验,加以简略介绍。

(一)对经典医籍的见解张山雷对祖国医学理论的研究,见地卓著。其笔于书者

除《难经汇注笺正》、《经脉输穴新考正》等专著外,其它均散见读书笔记和医论医话等兰溪医校石印本,如《读素问识小录》、《谈医考正集》、《籀簃医话》、《医论选》、《读俞德琈师医学及门书后》及《编制课程商确意见书》等资料中。集中反映了张山雷在医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成就和一部分学术思想,兹据此概述如下。

《难经》《难经》是古代医经之一,内容上具有独特的风格,足

与《内经》相媲美。后世医家往往尊重《灵》、《素》,而把《难经》仅仅看作《内经》的羽翼,张山雷则不同意这种看法,指出:“吾国医经,《素》、《灵》以外,断推《八十一难》⋯⋯,孙吴时吕广已有注解,行世最早,远在今本《灵》、《素》之先,是真医书中之最古者,其理论与《灵》、《素》时有出入,如诊脉之独取寸口,及倡言心主、三焦之有名无形等,皆其独到之处。本非借径《灵》、《素》以注疏体例,依草附木,人云亦云者可比”。对《难

经》一书给予至高的评价。

至于为《难经》作注解的,张山雷曾列举他所见注本的书目约二十余家说:“诸本至今并存,注家不可谓不多⋯⋯就中彼善于此,当以滑氏(伯仁)之《本义》,徐氏(灵胎)之《经释》较为条畅。⋯⋯盖各注家唯此二氏为最优”。张山雷汇集古注,编著《难经汇注笺正》一书,内容选择谨严,持论公允,足以纠前人之偏见。

《内经》《内经》是中国医学的经典著作。历代医家一致公认为

习医必读之书,张山雷也提出初学要首先阅读医经的主张。他说:“《灵》、《素》、《难经》终是谈医之鼻祖,《脉经》、《甲乙经》亦为吾道之大宗。虽皆采集于后人,要自贻传于上古,微言隽义,层出不穷,赏奇析疑,钻研无尽。是以历代名贤,递相研索卒莫穷其精蕴⋯⋯。”但是他又感到《内经》传世久远,内容既真伪不一,文字亦正讹难辨,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他指出:《素问》与《本草经》其源最古,必在秦火以前。文字之朴茂简练处,古色古香,自有一种浑穆之象,迥非魏晋六朝人所能摹仿。⋯⋯然其间为浅人 入者,亦正不在少数,则传写之误,考订尤难。⋯⋯盖是书之真伪杂,固已二千余年矣⋯⋯。”

《灵枢》一书,其出最晚,南宋史崧始传于世,并未经林亿、高保衡等校定。晁公武《读书志》已谓:“好事者于皇甫谧所集内经仓公论中抄出之,名为古书。其以《灵枢》谓即汉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之九者,即是王冰。且唐人医学诸书,皆未引及《灵枢》,惟王氏《素问》注中引之独多。则是书之出,出于启玄,已无疑义。⋯⋯是以杭世骏《道古

堂集》中《灵枢》跋语,直谓其“文义浅短,与《素问》不类,断为王冰伪托,已有定论。但书虽集于王氏,而文则本于士安。试以《甲乙》、《灵枢》两两对勘,无一节不在《甲乙》卷中,⋯⋯此则抄胥技俩,尤其可鄙之浅而易见者。”

张山雷对《灵》、《素》有深刻的研究和体会,故他在谈学习《内经》时,曾指出应以“削肤存液,卖椟留珠”的原则,并择其主要的篇文,仿《汪氏知要》、《李氏类纂》之例,编为教材,并加注释,以供初学者阅读之用。

《神农本草经》《本草经》是祖国医学中一部最早的药物学。张山雷认

为:“《本草经》言简意赅,含蓄者富,非精心寻绎,难得其真⋯⋯ 。”而对《本草经》的注释,独推重徐 溪(灵胎)《本草经百种录》。他说:“洄溪百种录,提纲挈领,力据题巅,不沾沾于字句,而融洽分明,曲中肯启⋯⋯而又义精词显⋯⋯最是杰作”。对张隐庵、叶天士、陈修园拘泥经文,空谈气化,则为张山雷所不取。张山雷指出:“读本草者必以《本经》为主,而《别录》辅之,后人杂说,徒多纷乱,不可不分别以观。”

《伤寒杂病论》

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医方之祖,它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医家的学说经验,为祖国医学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某些注家对疑难条文和方药也一例强作解人,敷衍过去。对此张山雷明白指出:“全部伤寒论百十二方,可解而对症可用者十之七八,其不甚可解而竟无绝对之症可用者,亦十之二三。向来注家皆以尊崇仲景之故,认作圣经

贤传,以为一字一句不容妄议。即遇本文之必不可通者 及病理药理之不可思议者,虽自己莫名其妙,亦必随文敷衍,空说几句,究竟糊里糊涂,徒令后之读者,更加一重障碍”。对遵经守旧者提出中肯的批评。但对其中部分较好的注家则择优选取并肯定了他们的贡献。他说:“仲景《伤寒论》自明以来,注家尤多,无不随意窜改,惟金成无己注本,犹存旧时面目,差堪依据⋯⋯。《金鉴集注》明白晓畅,绝少穿凿之弊,即其改正处,亦自灼然可信。徐  溪《伤寒类方》芟净荆榛,遂成坦道。”而对尤在泾的著作则有更高的评价。曾说:“尤氏《伤寒贯珠集》,虽亦别开生面,重为注次,而于诸经中分析种种治法,眉目一清,能令学者豁然贯通,有条不紊 断为近三百年作者第一”。并据此方法,把《伤寒论》方剂,编为歌诀,列入所著《医事蒙求》书中。

《金匮》古名“玉函”,今称“要略”,顾名思义,亦非完书。陈振孙《书录题解》谓:“此书由南宋王洙于馆阁蠹简中得之  ,则断简残篇,更可想见。因此,张山雷主张初学《金匮》 “宜以方为主,结合论证精义,互相对勘  ,

以求得理解。并选择了《医宗金鉴 集注》及尤在泾《金  要略心典》为必学资料。

总之,以上观点是张山雷在对经典著作研究中的部分见解,在同时期中,有它一定的代表性。对于后学,裨益非浅。

(二)对历代医家的研究

对金元四大家的评价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是祖国医学史上著名

的金元四大家。他们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成就,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独特见解的理论和治法。开 医学上学术争鸣的先例,后世医家称为金元学派。张山雷对四家学派所具有代表性的一面,给予了恰如其份的评价。他指出:“张子和《儒门事亲》专以汗、吐、下三法治百病,非浅学所敢尝试,惟识见既真,则奏效奇速。固亦应有之一道;刘河间治医,多主寒凉,盖亦当时气运使然,未必偏见至此。昔人尝谓守真以霜雪为雨露,利于松柏而害于蒲柳,然用之得当,自不可废,盖亦一家之学也;东垣出张洁古门下,以培补脾胃为一生宗旨,且倡言寒凉峻利之害。盖承河间、子和之后,流弊已多,乃以温补为之挽救。且值金末大兵大疫之际,故创用升柴诸方 ,以为升清降浊之枢机,是因其时代环境而成其一家之学;丹溪受业于罗知悌之门,原出河间一派,爰以补阴为主,习用知柏。且谓局方温补香燥而专著一书以为攻讦,则矫枉者亦不无过正之嫌。至其创一‘郁’字以论病,则开医家未有之法门” 。又指出:“金元四家之称,由来已旧,所谓张氏,当指洁古。易老学说,终比子和为醇 ⋯”。这是张山雷根据张洁古对医学的贡献而提出的个人意见。以上详述,虽似简略,然已可说明张山雷对四家学说的态度。

对明清医家的研究和评价明清医家在发展祖国医学上作出过巨大贡献,诸家学说

影响深远。例如:喻嘉言、张石顽、徐洄溪、尤在泾、莫枚士、陆九芝、王孟英⋯⋯等就对张山雷的学术思想均有很大影响。张山雷曾说:“有清二百余年,文人辈出,凡百学术,胥有以驾前人而上之。医学中乃多通品,如喻嘉言、徐

溪辈之撰述,固文学之最嬗胜场者。而柯韵伯、张石顽、尤在泾诸君子,学有实验,文也精详,试与唐宋元明诸大家度长挈大,恐丹溪、景岳之流,咸当退避三舍,更何论乎东垣、洁古、子和、立斋、献可!最近则吴有陆九芝,浙有王孟英、莫枚士、治疗既独树一帜,颇能纠正近世之恶习,而辞旨清晰,畅所欲言,⋯⋯殊觉二千年来,斯道中极鲜此酣畅文字 ⋯” 。又说:“寿颐不敏,治医家言逾三十年,⋯⋯所见近贤著述,最为服膺而拳拳勿失者,厥惟两家,一则王氏孟英之医案四集;一则陆九芝封翁世补斋前集数种而已。陆氏擅长温热,学识与梦隐相等,而文辞倜傥,笔锋锐利,尚非孟英所能及”。而“王孟英临症验灵,处方熨贴,亘古几无敌手”。对《王孟英医案》更有推崇备至的评价。

此外,张伯龙和黄醴泉二先生的医案,亦素为张山雷所心折。他说:“张伯龙《雪雅堂医案》论证处方,理法清晰而用药亦朴茂沉着,精切不浮;王 泉治案用法活泼,选药纯粹,兼轻、清、灵三字之长。寿颐于同时前辈诸家中最为服膺 ⋯,自王孟英以外,最是不可多得之佳构”。

以上这些评论是张山雷学术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张氏学术上博古融今,见多识广,又集历代医家之长,再加上多年临床实践,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张氏学派而望重医林。

(三)临床医学建树

张山雷临床经验丰富。有鉴于所著临床医籍诸书,各科通融,并有创新,特别是《中风斠诠》、《疡 科纲 要》、《,脉学正义》等在学术上有重大的建树,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风斠诠》对“中风”病理、病机的阐述,本于张伯龙“肝火自盛,化风上扬,迫令气血上逆,冲激入脑,震动神经而失其知觉运动”之说。但经张山雷广征载籍,参阅西说,结合临床经验,对“中风”的病名、病因、病机、脉证以及方剂的选择,均作了系统的论述,使人明白晓畅。并悟出《内经》中“煎厥”、“薄厥”、“巅疾”、“诸风掉眩  属于肝 ”“、 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 ”等 ,皆属“ 中风”范畴,扩大其认识和治疗途径。突出反映在张山雷的治疗经验上,他指出:“此病之最着重处,在痰浊壅塞一层,盖阴虚于下,阳亢于上必挟其胸中浊阴,泛而上溢,蔽塞性灵,上蒙清窍,以致目 耳聋舌 语塞,⋯⋯是以昏瞀之时痰壅涎流,十恒八九,愚谓潜降急矣!而开痰亦不可缓。”必至“气逆已平,肝火已戢,痰浊不升,脉来缓和,然后徐图培本”。把潜降泄痰与滋养肝肾两法的适应阶段严格区别开来。可谓是标本缓急,层次井然,其见识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疡科纲要》是张山雷继承嘉定黄墙朱师之学结合自己多年实践之结晶。书中阐发外疡的辨证和治疗要从整体出发;重视局部与脏腑气血的关系;提倡外证内治,反对一方套治,纠正过去仅侧重局部外治的偏向;同时还讲究外治方药的配制,主张药不必贵而奇。惟在适用而有实效;能取中西药物之长,配合运用,以补旧法之未逮。内容别开生面,成为中医外科学上一本有系统理论的专著。

《脉学正义》共六卷,是张山雷在诊断学上的代表作。张山雷对脉学有深刻的研究,其特色主要反映在对脉诊的认识和寸口脉的见解,诸脉主病的见解等。一般地讲,诊

脉识病,可征气血之虚实盛衰,断病之温凉寒热。然习俗往往认为,脉随证迁,先有是证而后有是脉。对此,张山雷则不赞同,他认为: “脉乃气血之先兆,气血偶乖,脉必先现,惟脉已变迁,而后有病状以应之,非病症先发动而后有脉象以彰之也。”并且强调诊脉辨证,首先细细体会辨识脉之迹象,反对“离迹象而言神化”。指出“非结合声、色、问诊,虽有高贤之士,终难下一断语”。对于以脉断证,张山雷不否认有阅历日深,功夫纯熟精于脉法者。但说:“如此神化之境,必在学识俱到之后,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语形容”。这些切中时弊,实事求是的见解,对指导后人学习脉法,应用脉诊,不无启迪。

张山雷对于候脉诊病,师古不泥古,独有见地。他认为 “ 脉有阴阳之大略,若以病情变化言之,则又不可一概而论”。因此,对浮、沉、迟、数等诸脉分属阴阳外,指出仍须从寒热虚实的不同角度作出区分,以适应临床变化需要,并分别作了论证。尤其在滑、涩、虚、促等脉候上卓有发挥。“盖脉涩洵为血少,气亦安能独多,果是气盛,脉亦何至涩滞不流;脉滑可谓血多,气亦决不独少,果是气馁,脉又何能园滑流利。”以此断为:涩者气血皆少,滑者气血皆充,其精辟的论述对前人的滑涩脉诊认识作了必要补正。又,促脉,习俗均宗数中一止。张氏却认为是“数中欲止”指出了促字为义短也。既短且速乃是急遽之象,决非数中有止之含义。至于辨别虚脉与软、弱、微、散等诸脉的区别,论述更为精细详尽。例:软脉虽力量柔软,但浮中沉三候之脉形大小不甚参差;虚脉浮部较大而有力,重按不及,轻按形体有力,不独沉候不实,且有形势俱虚之象,其脉形、脉势

都不如软脉之有神;微脉细软无力,重按几不应手,似若有若无欲绝之势;散脉之形或不甚细,然应指畔岸模糊不清,有涣散之象;虚脉则又未至散脉之轻浮欲绝,也较胜于微脉。所异于弱脉者,弱则沉部无力,虚则浮部无力。《脉经》谓:“其大而软,按之不足是也”等,张山雷从寸关尺三部候脉形、气势等方面来辨识相似脉象,悟出了脉学精蕴,切合实际。颇有临床指导意义。

总之,张山雷于临床经验卓著。他的成功很大部分是在吸取前人经验基础上,加以个人实践积累而成,今仅择其主要选辑,其它都可从其遗著中不难看出。其次,张山雷胸怀 振兴祖国医学事业的抱负,相继二次主办中医教育,对近代中医教育事业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此另作它篇专述。


吴        荫        堂


吴荫堂系我县名中医,治疗血证素负盛名。因一生忙于临诊,无暇著作,几无所传,今搜集得一鳞半爪,可窥一斑。

“治血先治气,气和血循经”是吴荫堂治疗血证的原则,吴深得“气为血帅”的意义,执有血病气必病的观点,主张治血不泥,治气当先。反对一派寒凉或温补,立足于降气行气、益气等调气之法,并把治气落实到脏腑上。他认为:气血得治,全在脏腑气机升降得到平衡的原故。指出肝气实,扰动血络;肺气不降,阳络不宁;肾虚不摄;脾不统血等均与气机升降相关,其治当详察何脏不调而调之。治则立有疏肝、肃肺、降胃、统摄脾肾等法。吴荫堂对血病提出调理气机为首务的方法,确验于临床。

活血消 是吴荫堂治血证的重要环节。他常告诫:离经之血不能复还故道,遂成为瘀。瘀不去则血不止;瘀不去则新血不生,留著经络脏腑之间而成痨损,以致变证百端。因此,赞同王清任“瘀化 下行不作痨”之说,提倡贵流不贵滞,自拟  瘀法。具体运用分有破血消瘀;滋降理瘀;温养理,宁络理瘀等法,恰到好处。

另外,吴氏治血不拘常法,尤其是暴血、久血,往往在常法中兼顾正气。所谓血脱者宜先补气,旨在固本。然达到阴阳平衡,还须养血,因血为气母,血存气附,二法相辅相

乘。并指出:大出血止血固为重要,扶正更不能忽视,故而平日虚而有火清养并用;虚而无火气血兼培,特别对慢性出血,气血日衰,善后培补,寓意极深。

综观吴荫堂治血经验,归纳有治血八法:止血、消瘀宁络、养血、先消后补、先补后消、消补并行、气血双补。吴谓:血证初起,首当止血,血止后继以消瘀,或止血消瘀同时并进。若一见出血,便云虚证,温补杂投,寒腻并进,则凝蓄之瘀更为胶固难除,故消 一法自为重要。宁络较止血为柔和。养血为血后调理,必须在血止、 瘀消、络宁之后。先消后补用于阳盛动络证。先补后消,用于气不摄血证。消补并行用于阴虚体质,蓄瘀凝络的潮热骨蒸;气血双补用于脾肺两虚,及病后调理补养。八法的应用,有章有法,秩序井然,实为吴氏学术精华部分。


图片2.png

叶 宝 珍 遗 像


叶        宝        珍


叶宝珍为本县派堰头人,向以“伤寒派”著称。由于荫承家学,兼采明、清温病医家之长,练就识证注重节气,用药轻灵活泼,对汗、清、下三法尤有心得。并且通晓儿科,治麻经验独特、完整。惜因资料贫缺,现据后裔回顾总结,加以简介。

(一)治温病的经验

叶氏赞同明清以来温热病家的认识,即温病的发生与流行,无不与岁气突变,方宜之变迁,体质之强弱至关的说法。并根据春多病温,夏多病暑,秋多疟、痢等一般规律,确立了病变以“时气”为主要条件的观点。强调了“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的重要性。观叶氏治温每不离节气。他以掌握二十四节气变化,作为明析岁气太过、不及的依据,把“二至” 、“二分”气节交变作为四时阴阳变迁的观察手段,达到识病知源和指导用药的目的。治疗上同曲存异,有一定独特性。他认为温病犹如壮火,论治之时决不可滋有姑息养奸之念,提出:壮火必须消灭的论点。极力反对伤寒、温病混淆不分,滥投辛温的弊端。曾谓:“治温不能以伤寒之法,伤寒自是伤寒,温热自是温热,岂可不分界域耶。”倡用辛凉、辛寒、凉泄、育阴四法统治,还立四时用药表,各有规矩。特别在汗、清、下三法的运用上深有体会。对于汗出:叶氏认为温病虽重视保存津液,并非忌汗,只要温邪

在表,俾邪从汗解,尚属必要。推崇雷氏之法,主张辛凉轻灵。清法:为温病之常法。但必须“到气才可清气”,每执邪热入里之见证,如心烦、口渴、高热汗出、脉数苔黄等,投以辛寒清热,苦寒泻火。如加减银翘,白虎,三黄解毒类,意在撤热救津。对下法:持有温病下不嫌早的观点。认为腑热已结而下之,势必热焚津枯,惟有早下,犹如釜底抽薪,使邪有出路,才能保存津液。立法有清气通腑,凉血通腑,养阴通腑,开窍通腑,益气通腑等不一,各有成法,贵在变通。

在此须要提及的叶氏善用大黄,总结有生用通腑泻热,去瘀荡结;熟用健胃助运,止血散血。故称它有将军之功。他所独创的“大黄止血十丹”,广泛运用于各种血证,疗效显著。如:与生地、百部、沙参、白芨等配为“止肺痨丹  ;与熟石灰、明矾、茅根炭等配成“刀口丹”;与乌贼骨、煅瓦楞、侧柏炭、藕节等配成“黑便丹”等等。总之,叶氏立法遣方,以巧取胜,反对大方大补。曾常说:“制方在巧而不在多,用得妙,有四两拨千斤之效”,确为治温心得。

(二)治麻疹的经验

叶氏在对麻疹的诊治上,积累有丰富的经验。如:诊察上“麻为疠气病非轻,热毒相兼肺胃侵,咳嗽眼红寒热作,涕多喷嚏泪淋淋;”“麻色鲜明呼吸稠,神情清静得安和,紫凶黑恶多危重,目闭口张死证多。”几首麻歌就对麻疹的诊断及轻重予后,作了精辟的概括。尤其对麻疹发到“足”有卓见,世俗认为疹见脚尖、脚心为足,叶却认为人之臀部肌肉丰厚,只要疹见臀部,即已到“足”矣。

综观叶氏治麻,大致把麻疹证治分为顺、逆、危三证。治疗上遵循“麻喜辛凉兼解肌,寒凉苦泄早非宜,舌绛无庸滋腻入,面红切忌葛升医”的原则。多选用家传经验方治疗,收效显著。如:

荆防透疹汤:荆芥、防风、蝉衣、薄荷、杏仁、牛蒡、桃仁、芫荽子、连翘。

银翘解毒汤:银花、连翘、荆芥、桔梗、杏仁、赤芍、干芦根、樱桃仁、灯芯。

栀芩清热汤:焦栀、连翘、黄芩、大青叶、鲜竹叶卷心、银花、赤芍、杏仁、浙贝、牛蒡、薄荷。

参麦养阴汤:南北沙参、麦冬、鲜生地、鲜石斛、 玄参、生冬瓜仁、干芦根等。

叶氏经验还体现在对麻疹患者的护理上,总结有三怕、四要、五忌、六禁等知识。

三怕:怕风、怕寒、怕烟熏。

四要:要口鼻耳目保持清洁;要防止患儿跌伤;要注意隔离;要注意麻后饮食。

五忌:忌辛燥伤阴;忌苦寒抑遏;忌大下伤正;忌温补助邪;忌滋腻恋痰。

六禁:禁重衾密室强迫出汗;禁饱食无度;禁恣食瓜果;禁发疹期换内衣及沐浴;禁用寒凉之药降温;禁吃油腻

物。

图片3.png

胡 绍 棠 遗 像



胡        绍        棠


胡绍棠,因承家技而精于外科,民间称“上房顶先生”。他治疡颇具特色,认证首辨阴阳,且注重整体;外治擅长“刀针”,屡验于“三品”,故名噪一时。

(一)疮疡认证强调整体疮疡虽发于外,但与人体气血密切相关,胡的经验认为:

“痈疽症虽属局部病变,然其发作,皆为五脏六腑蓄毒不流,气血壅滞为患,其发有处,其生有归”。提出了“不明脏腑经络,安可愈疾”的观点。并以此强调疮疡病位归属脏腑经络,内外证是息息相通的。尤其是胡氏重视气血经络在疮疡病变中意义。正如他所指的督脉虚外发脑、背疽;任脉虚,忧思气结,湿热壅滞,外致横痃,内结七疝;脾经湿热可致穿踝疽;膀胱积热可发上、中、下搭手;足少阳经气郁不舒之夭疽锐毒;肺经火毒凝结之鼻疗;厥阴之气不行,阳明经积热壅滞之乳痈等证为疮疡辨证、辨位起到了特定的诊断作用。胡氏还根据疮疡的某些共性,认为:不论疮疡出自外因,或内因,局部经络阻塞,气血凝滞为其根本,“不通则痛”为其主要表现,也可谓握其要领。

(二)外疡辨证首重阴阳《集验》云:“痈疽之名有二十余症,其要有二,阴阳

而已”。胡氏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实践,并有发挥。他一统疡证为三大类,分为阴证、阳证、阴阳

证。大凡发生缓慢,部位较深,颜色紫暗或皮色不变,皮肤不热或微热,位处筋骨,疮面平塌,根基散漫,肿块坚硬如石或柔软如绵,感痠痛、隐痛甚至不痛,脓液稀薄或挟有败絮状物等诸状,多属阴证;凡发生急骤,部位浅表,局部红肿热痛,根基紧束,脓液稠厚,肿块可随疡溃脓出而渐软变小,全身证状可伴口渴、胃呆、便秘、尿短赤等者多属阳证;至于界于二者之间,凡漫肿而不高,微痛而不甚,微烦而不热,微红而色浅,多为阴阳证。大斯如此。当然,胡氏判断疮疡的阴阳性质,还须通过望诊,结合部位的形势来实现的。这在临床上辨证是至关重要的,胡例举附骨疽,初起尚无明显全身症状,呈现也必纯阴之象,一旦脓成或溃后常伴有盗汗、发热,少数患者甚至高热不退,若一味大剂清解从阳证论治,其热非但不除,反伤阳耗气,必致病证加重。因此,只要抓住阴阳辨证规律,不被假象所惑,方不致误。

(三)擅长刀针治疮疡

胡氏据家传经验,抓住时机,用刀针治痈疽疮疡,卓有成效。他认为:外疡在发生、发展中,脓是病理产物,痛是外证表现。其机理不外络道气血瘀阻,腠理营卫之气不从。故初起尚可内服外敷,使之灭于萌芽。而疮小脓畅者 也不必施用刀针,外用拔毒透脓之  ,可望痊愈。然临证中,疡巨脓聚不达,尤属多见,此时内脓已成,不通  痛,虽有提毒排脓等法,终难消散,安有不施刀针之理!假若听其自溃,姑息养奸,危害不浅。因此胡氏强调一旦遇此,当及时施用刀针术,直捣病巢,使其脓液畅达,通则不痛,并配方药内治相辅,才为上策。亦有脓未成而早 行刀术者,每视外疡部位、性质、气势而定。如脑背疽,通常初起内投提托透脓,

外敷薄贴,冀其消散,殊不知其证势发展快,稍俟时日,即可导致局部高耸或下陷,甚至形巨如盆,医治已感棘手。若在初露时,就将脓头呈十字形切开,换敷得当,并调以内消之剂,可取捷效。它如上腭悬痈、牙痈、指头脓肿等初未酿脓,均可仿此,早行刀针。胡氏结合证情,掌握外疡部位和刀针手法,正确运用临床,恰到好处。

(四)屡用“三品”,治疗骨疽、瘘疾附骨疽、瘘疾属难消、难溃、难敛之纯阴证,每每迁延

不愈。临床上除手术外,药物作用一般。胡氏抓住瘘管之窦道口小腹大,衬以肉芽,脓水排泄不畅等特点,屡用中药线条,“三品一条枪”为主外插,以消除腐肉组织,再据全身情况,脓水之稀稠,辅以中药扶正,佐以托毒排脓,疗效卓著。

“三品一条枪”,由白砒、明矾、雄黄、乳香等组成。腐蚀去恶作用强,且具价廉效验,使用方便,患者痛苦少等优点。

图片4.png

毛 庆 熙 遗 像


毛        庆        熙


毛氏乃祖传妇科,从事临床五十年,积有丰富的经验,在本市享有很高名望。毛氏的经验主要是从女子生理入手,强调肾、肝、脾胃、与奇经的作用,制订以调为顺的治疗原则。在治疗上不拘成法,善于灵活变通,特别反映在调经及治带的经验上,别具一格,现将其作扼要简介。

(一)强调肾、肝、脾胃与奇经的作用,制订以调为顺的治疗原则。

妇女经带胎产等病理变化,处决于女子生理功能变异,特别是与肾、肝、脾胃、奇经的作用相关。毛氏首先肯定肾气在女子生理、病理上的重要性。女子生理是以肾气盛而始,以肾气衰而竭所决定。其次是认为肝为女子先天。因肝藏血,主疏泄,体阴用阳。肾肝协调,精血相益,才能维持女子正常生理功能。再说,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而女子一生以血为先,它源于肾精,又赖后天,故毛氏常以脾胃与肾肝相提并论,用以强调先后天的依存关系。此外,对于奇经更有深刻认识,认为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下连肝肾,上隶阳明这一女子生理枢机是决定女子病理变化的关键。

女子的生理、病理特点均通过肾、肝、脾胃、奇经等作用表现出来。因此,毛氏以此作为认证论治的支点,并相应确立了益肝肾,调脾胃,理奇经等以调为顺的法则,确验于临床。

(二)调经经验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原因多种,临床表现不一,证情也较复杂。毛氏经验指出:“调经必先去病,病去则经自调”。因于六淫所胜,则以攻邪为主;因于七情内损,当以和里为先;或由饮食劳倦,又应调其脾胃,和其气血。在此同时,结合患者年龄、体质、职业、生活习惯等进行治疗,其法往往不离温、清、补、泻数种,而各法中,尤推调肝运脾,和营理气法为主体进行运用的。

“调经必兼理气”古有名训。毛氏却别有见解,认为:行气、理气之品每多香燥,如果为血瘀气滞,则香附、乌药、郁金、青皮、枳壳之辈确为无上妙品。如气虚、血燥者,一味轻投,未免愈行愈涩,徒为耗血损气。因此,临证中即使属气滞者,运用理气之品,常须以养血柔肝之药,相得益彰。

对“经前不补,经后不泻”之说,毛氏极不赞同。他指出:证情不可一言以概之,若劳伤脾胃,损及奇经,统摄无权,经期淋漓不断或源涸流竭,色淡涩少者,虽在经前尤当大剂扶中益气,补源益流;如感受风冷,经事余沥不清,腹痛腰痠者,虽在经后亦当行血化瘀,此时不攻邪,等于姑息养奸,可不慎欤!其说信而可证。

对 “ 热入血室 ” 证治,毛氏认为临证每多 “ 热盛瘀结”,不是小柴胡汤所能通治。治方倾向桃仁承气汤参减为治。

(三)治带经验

白带过多主要源于带脉失约,冲任失固,脾肾气虚,肝气郁,湿浊、湿热内结等所致。毛氏通过带下之色 质、

气味,结合它症进行辨证。如色白,质清稀,气腥多属虚寒,责之脾肾。色白,质稠,腥秽者湿邪为患。臭秽者又为湿热并重。色白如脓,其气臭秽,多属瘀热内阻从湿化所致,临床每伴见小腹疼痛。若色黄,质稀,腥秽,脾经湿热下注为多。色黄粘稠、腥秽,多为肝脾湿热。色黄稠厚、臭秽又为湿热秽浊用事等。

在治疗上,初起主张以清利为主,中期清利扶正并用,后期健脾强肾,统摄奇经。方选当归芍药散加减。对某些经治不愈带下证,又多采用升提与苦泄并进;通利与补摄同用。前者可使湿热分解,后者通利且不伤阴,于临证每获良效。毛氏在多年经验基础上,曾自拟一“三白排脓汤”,由白芍、白薇、白芷、桔梗、枳壳组成,取其和营泄热,除湿利气排脓,专治带下色白如脓,臭秽异常者,也屡试屡验。毛氏治带经验贵在灵活变通,其治足可师法。

(四)胎前产后诸病经验点滴毛氏对胎前产后诸常见病也颇有见地,如恶阻一证,认

为冲脉隶于阳明,夹脐上行,一旦妊娠则阴血下聚胞宫,血液遂感不足,气分显见有余,冲脉之气上逆而诸症见矣。其治当忌升散,每投和胃降逆,宣通脏气为法。用药常伍以谷芽、绿萼梅等快脾甦胃,宣畅气机以平和辅佐,恰到好处。

胎漏证,毛氏认为,临床证可不一,但殊途同归,患者每见气血不足,奇经失于调摄。其用药可倍用参芪以培补,法胶珠以养血调奇,艾炭以助止血,再参杜仲、淮山、菟丝饼等旨在固肾安胎可愈。

至于产后诸恙,经验独具。例如产后小便频,肾气虚惫,下焦失约者,善用复盆子,桑螵蛸类;产后血去气耗,

肾不纳气、喘促不宁常用别直;产后便秘,熟地、首乌、当归养血润肠;产后乳汁自流或浮肿,责之脾胃虚弱,治须健脾益气;产后小便不利常以开肺气、清上源以复治节之权,药用生芪、麦冬、甘草、桔梗、紫苑、兜铃、枇杷叶等等。毛氏说:“用药如用兵,选药如选将”。观其用药,精选有余,足见功力。

其它,毛氏不仅凭己验验人,更可贵善于广集验方,取效临床。如阴道奇痒甚或发疹,每取百部、蛇床子、苦参、狼毒煎汤外洗;产后阴道肉线下垂,外用五倍子粉外敷;若产后失血过多,阴不涵阳,童便一盅冲服;寒湿闭经,蚕砂一两炒黄,入黄酒四两,煮沸过滤去渣,分二次服等。药简效验,彰彰可信。

毛氏治疗妇科诸病,不拘成法,其经验可资借鉴。



吴        佩        铃


吴佩铃是我市儿科名医,他一生致力于临床,尤对小儿面部望诊和小儿发热、疳积的诊治具有独特经验,兹简介如下:

(一)望诊注重神色、苗窍的经验吴氏在诊察小儿疾病中虽强调四诊结合,但颇重视望诊

的作用。特别是从望神色、察苗窍入手,把握诊断第一关,颇见功力。他认为:“头乃六阳所会,五行所具,五色寓焉。心位额部,脾位鼻,肺位右脸,肝位左,肾位颐下及承浆。五色应乎五脏,分居四时⋯⋯苟非其时,而现于本部或形于它位皆病。”并总结有五色在面部的主病。“青色见者,惊积不散,将欲发风;红色见者,痰积壅盛,惊悸不宁;黄色见者,食积伤损,将成痞癖;白色见者,肺风不实,滑泻吐利;黑色见者,肾脏欲绝,必死之候。”指出:“五色中惟黑色最为儿忌”。继而按部位也有分述:“口唇宜红润。如干燥乃脾热;唇白为脾虚;唇青黑者,脾绝必死。人中黑者,腹痛虫动;一点黑者又主吐利。年上宜微黄。若黄太甚或赤,亦主吐利。山根紫色主伤乳食,若隐青色,必主惊哭连绵。印堂明润光泽则气血和平。若见青色主惊风;红为泻利。额上红者,主火热生痰。两目白睛见黄为积,黄疸;赤主心热;青者肝经有风,主惊。黑睛黄者,为伤寒;浅红色乃属心虚。眼睑黄肿,脾有宿食。两眉色红,必主夜啼;红

久不退者不治。风池红,主风热啼哭。两颧红为风热。两腮红紫为痰气;青主惊。承浆色黄主吐,青主惊⋯⋯”大略如此。其经验足可借鉴。

(二)发热证治见解

小儿发热是常见症状之一,惟原因不同,证候各异,临床上须细加辨析。吴氏根据自己经验认为:潮热为应时而发,发渴有时;惊热,颠叫恍惚;昼热,辰巳发,至晚则凉;夜热,夕发旦止;余热,寒热未尽;壮热,灼热不止;疳热,骨蒸盗汗;积热,颊赤,口疮;风热,汗出身热; 痰热,咳嗽喘急;虚热,困倦无力;客热,来往不定;实热,渴饮,面赤,便结;寒热,发如疟状;痘热,耳鼻尖冷;变蒸热,耳冷尻凉,唇尖呈有如水珠子等。其中对夜热,宿食热在夜热昼凉的共性中作出区别,他指出宿食热当有肚背先热,面黄足冷,眼胞浮肿,五心热不退等证状,与夜热乃阴血虚而生内热者有着根本不同。

鉴于诸热的特点,吴氏还相应作出治疗大概。

潮热,在寅卯辰时,力盛饮水为肝经实热,须用清肝散;力怯饮汤者,肝经虚热,六味地黄丸主之。巳午未时热者,心经热也,实者泻心汤;虚者秘旨安神丸。申酉戌时热者,肺经热也,实用泻白散;虚用保脾汤。亥子丑时热者,

肾经热 也,地黄丸治之。若午后壮热,饮水便秘,多为实热,当用承气汤下之;见烦渴饮热,大便如常,又属血热,宜四物汤清之。

惊热,证有因惊生热,因热生惊;然治则如一。钱氏倡用导赤凉惊丸;吴氏主张化痰丸并泻青丸主之。

疳热,大凡治有先后。初时或可见腹内有聚块状,不时

微痛,先用三棱散、消食丸以疗脾虚宿滞;热仍不退,小柴胡汤继之。忌食鸡羊等油腻诸物,酒、面也当禁例。

昼热,每正气旺、邪气盛。治当龙胆丸、地黄膏之类。俗谓虚劳、疳热非也。

夜热,常由宿食所致,消食丸有效。血虚有热,自当别论。虚热,每见病后未复,客热乘虚所为。治宜调理,切记

虚虚之戒。方选胃苓加芪,清米汤调服。继用钱氏白术散、四君子汤益之。

实热,治有表里虚实不同。表实在汗;里实当下;半表半里又在和介,不可一概统论。若见腑实内热,自当釜底抽薪。

积热,多呈表里遍身俱热,早宜备急丸,承气以通腑泄热。去而复热,表未和也,选大红丸微汗之。另有经表里治而复热者,当辨虚实,清凉疏介不可轻率。有因汗下后,表里俱虚,气不归元,而阳浮于外,非真热也,在此须银白散解虚热,入占米以和胃气,阳摄内潜,则热自除。

壮热,为邪热充斥表里,治当掌握轻重,轻则泻青丸,重则双解散。

寒热如疟,证情多杂,伴食积可先备急丸下之,七珍丹效更速。热不退者,小柴胡汤主之。

痘疮热者,痘毒所为,当投辛凉解毒透达为宜。

变蒸热乃小儿生理发育机变,只须调理,静静候之,不可乱投药饵,反致误事。

总之,小儿发热证治种种,足见吴氏辨证仔细入微。其诊治用药,照顾特点,多选轻灵,反对滥用补药,裨益后学非浅。

(三)对小儿疳积的见解吴氏对疳积很有研究,他之“食久成积,积久成疳”即

是对疳病认识的概括而言。他认为:疳病关键在于“积”字,而积之成疳乃责于脾胃。因小儿胃气未全,谷气未充,每由父母姑息舐犊之爱,遂令 食肥甘厚味,瓜果生冷,朝食暮啖,不加节制,渐致脾胃虚弱,积滞不化所造成。症可多见身热缠绵,肌体消瘦,面色萎黄,腹大呈露青筋,虫痛泻痢等,程度不一。病情日久,终致真元怯弱,气血虚衰而成虚实相杂之候。

对于疳症的治疗,吴氏虽宗古人“五疳”之说,但认为脾胃虚弱为其根本,极力赞同《幼幼集成》“治积不可骤攻,治寒不宜峻温,治热不可过凉”的观点,反对只图消积去疳,重伤脾胃的治法。提出了“当和中脘,顺理三焦”的原则。务使胃气温而纳增,脾气壮则水谷化,气血生,脏腑调和,疳消虫化,渐次康复。吴氏对疳病证治认识,简而不紊,示人规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5

主题

1422

帖子

380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00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14: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中医教育的规模及贡献


中医教育是兰溪中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溯历史,早起于宋时,发展于元、明,继于民国初期,盛于解放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对祖国医药的发展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历史上最早的中医设学概况

宋元明时期:据《嘉庆县志  职官志  儒学》载  “宋旧制县不设学官,令佐皆得兼之⋯⋯景定三年,始置主学一员,咸淳元年转运提学,选请学正、学录、直学各一员⋯⋯未久事废。”又考《康熙县志 公署》“医学旧在三皇庙侧,元初设学,即宋之官酒务基而建三皇庙,因设医学以附于其侧,且主其祭。”《嘉庆县志 职官志  医官》“宋设医学正一员”。至明洪武十七年,县“设学时训科,徐伯震为署于庙侧,其后庙废即署事于所居,今署事所居如故。”由上初步印象是,随南宋一二六 年以来,虽经历了朝代变革,但祖国医学的建制及设学情况能初见端貌,并有发展。据现有史料所查,可以说是我市中医办学的最早记载。联系宋时政治文化中心南下,元、明我市已发展为浙中文物之邦,因此,仅管医学设学规范不详,然而从最初记载以及历朝崇经重儒尤以风励学宫为本务的客观情况,还是可以想见的。

民国初期:经查考 民国兰溪县行政概况目录  悉载  兰溪私立中医专门学校”初中期办学规模。“民国八

年,前知事盛鸿涛协同药业董创办,春季始业。”“校址租赁北门严氏花园,经费由盛知事征收戏捐拨助,年收百余元,定名‘兰溪公立中医专门学校,。”次年,张山雷来兰任教。至“民国十七年,该捐拨归县教育经费,本校迁入濲西药业公所,所有岁入,每年每生收学费二十四元,其余由药行公捐拨支一千元。现有教职员十一人,曾办毕业四次,计七十五人。民国十八年,奉令改中医传习所。”由于国民党政府继续推行崇洋媚外方针,采取限止、扼杀祖国医学的政策,中医教育经历了非常时期,后经全国中医界极力奋争,虽取得某些让步和收敛,但是,中医办学势头已由盛渐衰,兰溪也终因日寇侵华,于三七年底而告结束,为期约十九年。查民国二十六年《兰溪中医专门学校同学会刊》正、预科毕业共计五百五十六人。


(二)张山雷办学的主要经验及贡献。

“兰溪公立中医专门学校”创办于公元一九一九年春。始由杭州人张灏(字韵笙)主持教务,终未如愿。次年(一九二 年)由校长诸葛超专程赴上海求贤,经上海神州国医学会介绍,聘请 定张山雷(字寿颐)来兰任教务主任。其教职员有蔡济川、何益赞、王石卿、郑丝阁、汪仲清、蒋理书、邵宝仁、徐云斋、蒋元甫、柳萃兰、徐安甫,国文教员汪葆元、佘枚笔等,体育教员牛镜轩、吴兰卿,监学沈湘渔,负责管理学校事务,总务郑如金,还有会计郑文豹,业务柳萃拨、郑鼎昌,书记童作宾等。校长先后由章少洲、诸

葛超、诸葛辅、王韵槐(字荫堂)、诸葛源生等继任。

张山雷主持教务,基于“嘉定黄墙中医专门学校”计划(一九一四年)更趋完善。据《学校章程》规定:学生入学前经考试国文一门,凡中学毕业与青年中医可免试入学。合格年龄定十六至二十六岁内。学制定四年。预科二年, 以基础理论为主;正科二年,以临床科为主。整个教学设想,按照张山雷意见是:以生理、卫生、脉理、病理、药物、方剂、诊断七者为经,而以内、外、妇、幼等课为纬。其课程实施,从基础到临床是比较完善的。至于张山雷的教学方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理论教学,主中兼西,狠抓基础,由浅入深。

在《医事蒙求》、国文等基础课中,如《医事蒙求》就从阴阳、五行、脏腑学说、病因病机、诊法、治则等方面汇编成歌诀,哙炙人口,使初学者易诵易记,解决初学入门难问题。其次是,教学中主张中西相辅而行。设有《全体新论疏正》,即英国著名《合信氏全体新论》为蓝本,加以中西结合讲介。另对《生理学》、《病理学》二书,以中医理论为实,冠以西医名称,也反映了张山雷早期中西结合的思想。这些事例均可说明张山雷求实的科学态度。

校设门诊,重视实践。

张山雷常教诲“案头侍诊,系习医之要务,随同诊察,庶几学有本源,易收实地练习之效”。并说:“医书论证,但纪其常,而兼证之纷淆,病源之递嬗,则万不能条分缕析,反致杂乱无章,惟医案则恒随见证为迁移,活泼无方,具有万变无穷之妙,俨如病人在侧,謦咳亲闻,所以多读医案,绝胜于随侍名师,而相与晤对一堂,上下议论,何快如

之。”因此,学校专设实习点,鼓励病案讨论,培养学生博采众长,知常达变的能力。从中体现当时张山雷教学中一番苦心。

举办学术园地,开展校内争鸣。

创立校内学术园地又是张山雷主要经验之一。张山雷在教学之余,密切注意课堂内外结合,巩固专业知识。《同学录》中载:张山雷特设“学生自治会”组织,内分学术、研究、编辑三组,发动学生撰写论文,诱导学生开展学术争鸣,优秀篇章均选入历届《同学录》中(计 期)。从而使教与学结合,益收好处。

创立函授,新辟培养途径。

医校附设函授是当时办学新的积极措施。张山雷在《宣言书》中指出:“创立医校,本欲渐图推广,以济斯民之厄,以扬国学之光,第念躬亲入校者,既无多人,则校外之有志未逮者,必非少数。”因故专设函授班,招收爱好中医但不够入学者,只要符合《章程》,收取讲义费即可。教授方法以面授、文字予以指导,对学习中遇有疑义、难题,可随时问难,随机解答。这在当初是具有一定先进性的。若在培养人才角度言,确是有一定远见的。

张山雷在兰教学十五年(  ,吸引着各地求学之士,江、浙、皖、赣、沪等慕名而来,影响深远。这也是张山雷办学取得成绩的最好依据。在此期间,突出的是张山雷还完成自编教材二十余种,主要有《重订医事蒙求》一卷、《全体新论疏证》二卷、《中风斠诠》二卷、《经脉俞穴新考正》二卷、《本草正义》七卷、《难经汇注笺正》三卷、《脉学正义》六卷、《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二卷、《钱氏

小药证真诀笺正 》二卷、《张洁古脏腑药式补正》三卷、

古今医案评议》十六卷、《疡科纲要》二卷、《病理学读本》二卷等等。因此,不仅教学经验丰富,而且学术成就卓著,致使在全国中医教育史中也处于杰出的地位。

张山雷在中医教育史上贡献是巨大的,这完全出于他对中医事业的满腔热情,正如张山雷自己在《宣言书》中 所说:  ⋯虽天荒乍破,何能遽抵纯全,而私意胥蠲,终当大弘法教,此日筚露蓝缕,且与二三子芟剪荆榛,他年切磋琢磨,尚望千万人扶持国学”是张山雷一生的最好注脚。张山雷为发扬国粹,造就真才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于后人。

( 三 ) 对 后 世 影 响

解放后,在党的中医政策正确指引下,兰溪中医教育事业继往开来,得到很大的发展。就五六年至六八年,在县委、县府的重视下,利用不同的基地和方式,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

附校办班。六二年上半年,县工商联主委冯如珍根据省工商联常委会上,文教厅陈果副厅长动员各地工商界筹资办学的报告精神,向县委作了汇报。县委宣传部又根据省人委批准卫生厅《关于抢救名老中医、名老药工和当前中医工作意见》的精神,鉴于过去曾办兰溪中医专门学校的史实以及现存的师资、办学经验等优越条件,责成卫生局

原名卫生科)、教育局(原名文教局)主办“兰溪中医学习班”。校舍附设在县二中(原城关初中内)。镇长朱志文和方友生任正副校长。学习班性质为全日制。学制定为四

年,有升留级。学生由县招生委员会在初中毕业生中统考招生。办学经费充分发挥民办公助的优势。整个教学计划参照浙江中医学院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有政治、体育、音乐、医古文、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内经、伤寒论、金  要略、温病学、中医内科学、妇科学、儿科学、外科学、眼科学、针灸学、喉科学、伤科学、生理解剖学、西医常见疾病、中国医学史、医事蒙求等二十三门。对于教材的选择,是以全国五院统编教材为经,张山雷所编教材为纬,同时,结合现代医学。任教老师均聘请有经验的中西医师担任。有蒋理书、孙平、吴春祈、叶建寅、佘枚笔、汪惟章、罗震春、徐寿涛、汤卫乐、俞秀华、何志林等人。他们中大都是本县医界有声望的老前辈,其中二名乃是原中医专门学校专职老师。由于党领导的重视,老一辈中医的共同努力,  期招生有九十七人,先后毕业二批,共六十七人,学生知识达到了专科水平。不但满足本县的需要,而且还向原金华地区各县输送了人才,现均成为市、区、乡临床、教育、科研岗位上重要力量。兰溪县中医后继乏人现象显然比其它地区缓和。



以院办校。在有条件的医疗单位,设立教学基地。大多借凭临床为主要阵地,辅以函授教材、古典  籍习之。本县如永昌、诸葛、女埠、岩山、城关等卫生院。惟县中医院前身(原联合医院)别出蹊径,方式上仿照学校,设立课堂。学生来源,面向社会招收有志于中医,且具有初中以上程度待业青年,经考核合格录用。于五六、六二年先后录取二十名。学年定四年,订有教学计划,课程以张山雷医籍为主。师资设有专职负责,兼职分  由有经验的中西医师

担任。授课按各自师徒合同,实行半工半读。半天学习、半天实习,做到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学习效果良好。实践再次证明,中医传统教学是发展中医事业行之有效方法之一,是解决后继乏人的主要途径。

总之,兰溪中医教育事业给本县医学的发展起了极大影响,不仅在人员比例上有大幅度提高,就是知识的更新,人员的更替也较它县为优,是为本市人民医疗保健事业作出应有成绩的。近年,中医学习班、中药班、“赤脚医生”培训、复训班、厂医培训班、医古文函授连续不断,因此,前人的经验对今天的中医教育工作不但是一份宝贵财产,而且更具有现实指导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5

主题

1422

帖子

380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00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14: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 药 业 的 地 位 和 影 响


“全国有三溪,其中数兰溪。”这是一句反映兰溪药业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的江南谚语,有它一定的代表性。综观兰溪药业,的确有三度发展的历史。不同的时期,又各有其特点和作用。因此,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将其进行归纳和总结,或许能为今天中药事业的发展,从中取得一点经验。


(一)兰溪药业发展始源于宋时

从历史上看,北宋建制后,具有代表性的由国家组织收集编写的《药局方》这部大型方书,一统而成为医药界的规范。更主要的是从中央到地方官办、民营;综合、专业结合的药局、行、店等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兰溪药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据考唐  咸亨年兰溪始为县历。查《嘉庆县志  职

官志》附医官:“宋设医学正一员”。《康熙县志  仁政》又载:“惠民药局,宋以来有之,而今废矣,遗址在县西数十步,是在贤有司加意兴复,架屋觅人,备制药饵,则于民之疾苦,庶其有济乎。”均反映当时在兰医药组织及活动的情况。可证“惠民药局”是医药合一的官办组织,基本衬托初时以药为主体的医药面貌。历史发展到南宋,宋都南迁临安,杭、绍、金一带随之成为政治、文化的中心,联系该时在兰著名医家代表汪夫人后裔郭时芳的女科;窦汉卿高足王

镜潭之针砭;何凤之内科均已盛名于民间。而这些名家的涌现与药业的发展不无关系。从而可见,宋时兰溪药业已初具规模,并为后来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二)药业的昌盛在明清时期

有明以来,兰溪被称为“浙中文物之邦”,此时的药业亦已进入全盛时期。

经营规模及盛况:

兰溪药业自明朝始,经营业务已不满足本市市场,他们为了扩大贸易的 要,纷纷设行建店,布及全国各地。其中尤以诸葛氏创业卓著。例如:苏州的“文成”,江苏之“实裕”,就创于明时。据《兰西诸葛简史》载:“诸葛魏成,时称文兆公,创文成药行于苏州昌  外”可证。它如温州“集丰”也已有二百余年历史,上海有 祥泰 ,广州有“祥源” 、“太兴隆”、“恒生”等,甚至远达香港,连同本市内行店,招牌不下三百五十余块,其经营之盛况 致在国内与宁波慈溪,徽州之绩溪享有鼎足之誉,影响很广。要

说        民间也传有乾隆皇帝下江南        为“ 文成 御笔的佳话。

话虽不见经传,但已可说明药业非同凡响。《嘉庆县志 郡祀》:“乾隆九年,河西药业公建药皇庙在县城三坊雀门内”实为药业兴旺标志。

另外,至时,金华府商家,每用“照兰发兑”为印记, 广招徕,兰溪俨然为金、衢、严三府之经济中心可知,现据考《府志》、《县志》,“小小金华府,大大兰 县 的流行谚语,并非传说中父子为官之凭据,实出于兰溪商业繁

荣,经济昌盛,并与药业发展境况有着密切关系。

药材上是产地,经营上是基地。

《嘉庆县志 物产》:兰溪自古盛产药材。品种有半夏、山栀、槐花、乌梅、麝香、百合、枳壳、枳实、前胡、南星、白术、白芍、荆芥、薄荷、苡仁、麦冬、菖蒲、茱萸、马兜铃、香附、车前、山甲等不下数十种,其中尤以红党参、青木香为优。故在《康熙县志 贡赋》载:“明日额办,曰派办。”中载:“凡民出其土产之物以供上用,谓之岁办,今谓之额办⋯⋯”而药材被列为征用之一,记有“颜料曰槐花 斤、栀子 斤  两、乌梅 斤 两。药材曰半夏 斤、前胡 斤  两、半夏曲  斤  两、南星 斤  两、薏苡仁  斤  两、蔓荆子  斤  两、山栀子  斤 、 天门冬  斤  两、穿山甲  两、皂角  两等。”因此,从记载情况说明,兰溪本是药材产地,并已有一定历史。

随着药业的发展,资源的发掘为药材贸易交往提供了基地。据老药工回顾,早时本地品种的收购、销售就有五、六百种之多。且说,兰溪地处优越,自古为水陆交通枢纽。尤其是兰江,下与钱塘江、富春江相接,经杭接苏州内河可北上,东又旁达宁波。另由新安与皖南各县沟通。上分二途,南与婺江相贯,西系衢江与松阳江相衔,以致金、衢、严三府领地及丽水、温州、福建、江西等具在兰江纵横之内,有称“六水之腰”(衢江、  江、兰江、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七省通衢”(赣、粤、闽、皖、湘、及两广)之称。这一水利优势又使各地药商借径,纷纷辗转至兰集散,如浙地玄胡、象贝;徽州丹皮、茯苓;河南三淮  四川松藩贝;陕西潞党;山西绵芪等道地产品,其品种已无法估计。这就自然使兰溪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药商市场。当

然,这也与兰溪药业的中间作用分不开,他们不但开发本地药材,而且,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九月十三日药王庙开坛祭神之时为药商赶集日。据说,至时药商云集,商洽行情,推销各地产品,热闹异常。《光绪县志》沿江“舳舻相属”即记载了当时兴旺景象的侧面。因此,兰溪药业利用产地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基地的作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解放前后药业的高一低一高变化

历史到民国,药业基于明清时势头,仍处于发展中。此时社会已处于资本主义萌芽状态,同行业竞争激烈。本县以瀔西与甬派之间较为突出。当时,濲西派依靠本地优势,组织药业公所,自立董事组织,注重队伍建设,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传统的父子亲邻的传带方法,无形使他们建立了一条遍布县内、外的关系网,形成了分支联号,星罗棋布的局面。另外,他们一面请医坐堂,招徕生意;一面以深远眼光筹资创办“兰溪中医专门学校”成为药业有益社会的美德而赢得声誉。竞争的结果是:兰溪药业队伍空前庞大。据解放前统计,仅城关布有八家药材行,九家参行,药店也有十余家。在乡村药店竟达七十余家,人员总数有三百余人,其中参业人员占五、六十人。尤以“天一” 、“同庆” 、“茂昌”、“益元”等行店为最。河西诸葛氏在创业上更有它的代表性,单在外的人员中,从事药业就占  左右,而且面布全国各地。其量大面广实为同行业中稀有。他们不仅在经营上比较完善,加工炮制也具有自己的独立性。以 “天一堂”药店为例:该店共二十一人。配方柜七人,依柜次分工负责处理业务。细料丸散、滋补品、药酒的制作四人。一人

主持配制贵重细料丸散,严格按古法配方;余包干其它。贵重与极毒药物有专人保管。加工饮片五人,按刀手分列五等。各司其职。头刀职位高,加工饮片皆贵重药品;四刀、五刀职位低,只准切普通草、根块药物。一般在等级与所定品种上不得任意逾越。并且要保证饮片美观、完整。“白芍薄如纸,槟榔会起飞”等均是当日的质量要求。管理格斗二人,其职责是翻查格斗,添足药物,杜绝霉蛀出柜,及应付急需的炒炙之品。粗药丸制作一人,一般分蜜丸、水泛丸二种 须有掌握火候的能力。如蜜炙品,嫩则不成形,老则丸太硬,全凭娴熟功夫。学徒二人,除随师拣药、炒药外,必炼写毛笔字,学珠算,熟读药性赋等,不准轻易上柜台,即使满师后,尚须再做三年半作,打杂,务必要求各方面都能独立操作。由于管理上至善,人员分工合理,职责分明,达到了店无闲人,柜无闲事的境界,至于质量管理和加工炮制更是他们成功的关键。比如:在平时强调天麻要明亮,白芍要平整,姜蚕要条直,牛黄、麝香要灰燥等。为了确保质量,甚至不惜功本,凡有伪品或霉变会毫不吝啬加以销毁。加工炮制因药而异,如易挥发的芳香药藿香,荆芥、薄荷、佩兰,均采用当年新货,当日加工晒干,贮足备用。如丹皮还要掌握在每年农历十月,用冬水渍,全年用量一次性加工,用甏皿封存备用,保证色、香不变。根块药的加工,“饮药”是重要环节。方法上:首先是洗泡几分钟,随即捞起,然后用箩筐盛放,湿麻布铺盖,每天要翻弄数遍,如若干硬,再洒点水使水份慢慢渗透入内。既要保证一定温度,防止霉变,又要使其根块发软适中,易于切片。成片晒干或烘干后,可保药性不变。且说,在丸散制作方面,如小儿回

春丹、六神丸、十全大补丸、百补全鹿丸、龟鹿二仙胶、龟板胶,红纸膏药等等均精工细作。以百补全鹿丸为例:该丸是当时载誉金、衢、严三府的畅销品,它的制作独特,每次选雄性梅花鹿(自圈鹿园豢养)  只,预先张贴告示,定日披红挂彩,当众绞杀,取其全鹿,然后在总管监督下封烧,不得半点含糊,待熟成脂膏状,配上道地细料全付,炼蜜为丸。丸性具疏松适中,易于消化等优点,足与某些丸剂,坚硬如铁,难以吞咽者相区别。此外,药店掌管人还有一套对药品真伪鉴别的过硬本领,是一般药材行者远不能相比的。他们往往通过看、比、尝等经验取信于同行中。如羚羊角、犀角,只要一看便知真假。真羚羊角,表面粗糙,结节处质地疏松,是假的所不能仿制的。犀角者如有一吸盘,其上五寸色玄为真,与高大、无吸盘、色白或灰褐色的兕角显有区别。又,阿胶,真阿胶气味俱纯,且略带甘味,假者不是恶臭难嚼,就是带有其它异味等等。总之,“天一堂”在经营上、炮制上是独树一帜的。不仅如此,经营者在外还设有“中转站”,如杭州有“同丰泰运输行”,既发挥行情信息,又确保购销畅通。在内讲究店风,除倡用道地药材外,配方上药物分包,并附有药物性能说明,既利监督,又普及常识,堪称美德。“不吃天一药,死了是冤枉;吃了天一药,死了没办法”就说明了民间对“天一”信赖的程度。据一九三六年资料查考,天一药店日销达百元(银元),每逢朔、望之日,成药又以九扣优惠价供给,日销额又倍之,全年额每超万元以上,成为药业中佼佼者。

时至三十年代后,一方面随着帝国文化的不断入侵,自上而下推行所谓取缔中医、限止中医的政策,祖国的民族文

化—— 中医药受到了摧残和歧视;一方面战乱频繁,经济日益萧条,最终导致药业日渐衰落。

解放后,在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通过组织,药业界很快得到恢复,并建立了一条龙的药业网。批发业务统归国家管理。下分商业归口城乡药店和卫生院药店二大系。其药材

经营不仅满        凌戤1043.32000710.243  0        TD        (下)Tj        裳凌10.














万元之谱,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5

主题

1422

帖子

380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00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14: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考        证        与        轶        事

(一)王镜潭其名考证

王镜潭,宋元时人,籍贯兰溪。曾投师窦汉卿门下,针砭之术颇负盛名。著有《重注标幽赋》一书,惜已佚。由于历代对其名、字、号称不一,甚有讹误,今特与之考正。

查《中国医学大辞典》上册, 页载: “ 王镜泽,名开,字启元,兰溪人。家贫好读书,不遇于时,遂肆力医道,游大都窦太师汉卿之门二十余年,悉传其术以归。濒行,窦公嘱之曰:‘传吾术以济人,使人无病,即君之报我也。’遇人有疾,辄施针砭,无不立愈。至元初,领扬州教授,以母老辞归。著有《重注标幽赋》传于世⋯⋯”又  页,“王国瑞,镜泽子,精于医,得其家传,著有《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卷。”  页,“王宗泽,镜泽曾孙⋯⋯”均名镜泽。又,《中国医籍考  明堂经脉二》在  页,《重注标幽赋》 ⋯⋯ 王开著栏下载:“ 金华府志曰:

‘王镜泽名开,字启元,兰溪人。⋯⋯”下文基本与上同。其名似无误。唯  页,《王氏镜潭针灸全书》医藏目录一卷。竟致其号有镜潭、镜泽之异。经考县志,其说也二。《正德县志 方技》“王镜泽,名字俱亡,纯孝乡人 ” 《嘉庆县志  方技》“元王镜潭,名开,字元启,以号行,纯孝乡白露山人⋯⋯营于镜潭之上,人称镜潭先生⋯⋯”非

但号称不一,其字称又出差错。由于年代久远,县志姑且如此,它书已不能为其正名。现查考王氏家谱及本地遗物,对王氏字、号记载较为明白,可以为凭。

王氏家谱载:“绍十三世,宁行一,王氏名开,字叔启,号镜潭。宋祥兴戊寅年生,元至正丁亥年终。”相当于公元(  )。至于生平悉载有“公游元窦太史之门,尽授轩歧之术,名声籍甚,部荐为扬州教授,以母老辞不赴,后敕为太医院御医。因觅牛眠于本邑白露山下,遂从双牌徒居焉。著有《标幽赋》行世,郡邑二志具悉。”

(附:王氏 家谱照)

在本市黄店乡,王家村,即白露山脚,发现墓碑一块,刻有“元御医镜潭王公之墓”字样。(附:墓碑碣照)

王氏后裔家藏镜潭画象一幅,裱画上方署有“玉泉隐居”一文,经查与《光绪县志  古迹》载“ 玉泉隐居,,全文相同。其中“元时有王氏者为兰溪之巨族,从窦文贞公学九针补泻法,客京师二十余年。不乐仕而南归,营于镜潭之上,自号镜潭先生。”再说“玉泉隐居”对于镜潭出处也有说明“序云:‘玉泉山距兰溪三十里,当五峰之北崭,然青芙蕖危插天半,与金华东西相望。半山石皆雪色,类瑶如 束带然故一名玉带,其巅有峰特起,曰露峰,峰之下有泉正出,曰镜潭,潭通浙江,澄澈可鉴,或疑神龙居之,故又名玉泉山⋯⋯’” 。王氏 号镜潭由来明矣。

由此可见,王开字、号当以家谱为准,今特正之。附:

镜潭之子,名迪、字子吉、号国瑞。入太医院吏目。元始祖至元甲午年生,至正辛 年终。相当于公元

)。著有《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因县志、医籍对其名、字的记载均缺,今也辑之。关于所著之书,虽未见传,但是,有关章节名目,可在《四库全书》提要中查考。

(二)附:医林轶事几则

兰溪有许多民间轶事无从查考,医林佳话纯系其中一

种今采其数则,虽不能作为医学史料,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历史背景下祖国医药的状况和民间的期望。因此,与其说让其失传,还不如作为衬托历史面貌,加以保存这是本

意 。

(  )乾隆御笔题文成府台奉赠滋润堂

文成:是一块药行招牌。(相传为清  乾隆皇帝御笔所题 )

地点:在苏州昌门外。

对象:兰溪诸葛人,名诸葛魏成,家称文兆公。

文成药行正如文兆其名一样吉祥,在当时可谓盛极一时,它不但药业兴隆,而且朝廷命官无不朝拜。不过,说起来还真令人难以置信,一个普通药行,竟然奇迹般地发生天翻地复的变化。

故事发生在丙辰年间。有兰溪诸葛乡人,名诸葛魏成,在苏州昌门外经营药业。其人大麻脸上七点麻眼特别显眼,左眼又瞎,品貌丑陋异常。不过,少时相命还说有名堂,所谓 “七 星赶月 ” ,日后定能发迹。命运每捉弄人,初时继业,经营清淡,年年不济,日子艰难只靠借贷度日。是年大年三十夜,家家户户欢天喜地欢度春节,唯诸葛魏成犹如热

锅上蚂蚁,坐立不安。为的是门前讨债、逼债的纷纷登门,此时,只见他一边笑脸相陪,一边绞尽脑汁设法拖延,以求度过年关。

且说,时已三更,大门尚未关闭,远看,灯笼一片,如同白昼。近看人流犹如赶市一般。这时,但见一伙人马,簇拥而入,为首客商打扮,自称出游苏州城至此,因时太晚宿店又俱关门,见本店尚未打烊,故特来借宿。诸葛魏成心绪虽乱,然接客从不怠慢,茶水汤浴一应齐全,蛮得 客 家 欢心。他待客家稍息,正欲转身应付债主,一时又 有 为 难 之色。客家察之,即问:“店堂既不经营,为何这等闹热?店主又为何如此犯难?”诸葛魏成顿感羞愧难言,想想也别无它法,只得实情相告。“共欠多少?”“白银  千两。 ” 客家欣然付之。客家此举,无疑是雪中送炭。诸葛魏成自然是一番感激涕零。而讨债者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个个 目咋舌,并纷纷愿结来年商情,待一一应付完毕,早已夜阑人静。



诸葛魏成并无睡意,一时轻松,瞬间又心思重重,多方猜测,仍不能解结。第二天凌晨,诸葛魏成早已起床等候,心中七上八下,格外不安,那知客家起床既不说明,又无离开的意思,自此,一日一日对客家特  殷勤侍奉,不知不觉过了一月。一日客家告辞,一字不提索还白银之事,并在临行前索笔手书金字“文成”二字,令其制匾挂其店堂上,另拿出密信一扎,  其翌日送往苏州府台。

诸葛魏成不知是吉是凶,只顾叩头谢恩,那一份感情,自不必多说。次日一早,待梳洗完毕,急忙拜见府台,交出信件,谁知府台接信如接旨,并连忙请安问候,献茶赐坐。

到这时光,诸葛魏成如梦方醒,才知几日来接待的客家并非凡人,乃是当今皇上,真是喜从天降,数日来疑团顿释,想到来日有靠,又暗暗为己庆幸了。

再说,苏州府台人们只知姓熊,皆称熊老爷,待见信后,匆忙赶至“文成”店堂,地方官员也纷纷随同而至,焚香朝拜,虔诚之至。从这之后,“文成”药业十分兴隆。而且,凡有官员路过,文官得下轿、武官得下马,真是盛极一时。那熊府台也得刮目相看,与之攀结至友,为了迎合诸葛魏成,还特地派亲信专从苏州运砖到兰溪诸葛乡,建树“滋润堂”一座,以表心意。

“滋润堂”建造十分壮观,当地人称“花园厅”。由于年代久远,已失修无遗,不过现人仍有说“拾到苏州砖,磨刀好又快。”其佳话也一直流传至今。

后话:

佳话流传,听者无猜。因为,名表诸葛魏成,实赞诸葛乡药业之成就,这一点确是笃信无疑的。

(  )府台延医治儿疾国梁应召妙回春

说起这则故事,双牌乡吴泰仁村有一座“涵碧亭”是历史的见证。

相传三百多年前,金华府台的小儿子病危,虽多方延医,病势有增无减,急得他一筹莫展。这时,一公差上前禀告:“大人,小的悉知兰溪有一著名儿科,名叫吴泰仁先生,家传数代,专治小儿疾病,百不失一,当地有神医之誉。何不请来一治?”府台闻之,即来精神,急忙吩咐:“谁能治愈吾儿之疾,必以厚礼重谢,尔尽管请来。”公差

领命,即刻起程。

刻日,吴先生受请,并不推辞,待赶至金华府,只听府内阵阵啼哭声,心中不免一惊,怕是太迟了。公差并不怠慢,急忙引见,那府台恰好在暗暗伤心,见面也不讲究礼节,急不待言,“快”!“快”!吴泰仁先生赶至床前,但见病孩处于神识昏迷,四肢频频抽搐,危象丛生。待切脉察证,辨明证候,即投祖传清心开窍散救急,配以熄风止痉汤频服。少倾,神清气顺,证情缓解。后经继续调治,不日而安。

府台见孩儿得救,十分高兴,决心以厚礼谢之。惟几日来无暇考虑,猝然间又无一个好法子,最后决定先陪同赴杭游览,酬谢暂且搁之一边。

赴杭途中,府台兴致勃勃,一边聊天,一边有意试探吴先生爱好,用心可谓良苦,仍无着落。到杭一日,出游西湖至“涵碧亭”,其亭建筑十分雅致、壮观,别有一派韵味。吴国梁先生触景生情,赞不绝口。这时,府台正在眺望,偶见吴先生此等迷恋,豁然开窍。

此亭立于湖中,四面环水。亭之正面有匾,提有“涵碧亭”三字,笔体苍劲、蕴涵古朴。亭前两柱耸立,四旁特有民间书画,栩栩如生。亭下湖水清澈见底,五彩金鱼婀娜多姿。加上周围盘栽花卉,色雅香幽,令人心旷神怡。府台见之,主意亦定。数日后返金,即派能工巧匠到吴泰仁居地,仿照亭的模样建造,水池面大八十多平方米,池中建亭。亭对面岸边再衬以堂屋二座,挂上“行术全婴”、“返观”横匾二块,使亭阁更添色彩。

工程在当时偏僻山村中,实是浩大,完工之日,设宴摆

戏,大闹三天,方园百里俱往瞻仰,有赞亭之造形雄伟、壮观,有赞吴先生医技高明。日久,涵碧亭与吴先生声誉就连在一起,久传不衰了。

(  )心诚志笃感神灵郭氏女科留芳名

宋时,有一郭氏名化龙,祖辈事农,家业贫,但好修德行,每遇贫病,常施衣、食、药饵,往往解人之急,深为邻里乡间颂传。

且说郭氏平素喜习医书,常施小技,亦颇灵验。不过常为医事烦恼,为的是妇人有疾相求,每束手无策,仅管个人发奋,只是苦于无师,难以长进,真是“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一日,郭氏劳顿,酣然入梦,梦见天上五彩祥云升起,瑞气直射庭前。忽然,一朵莲花并蒂,金光闪闪,飘落身旁。拾起一看,那莲花分十三瓣,每瓣均载一方一药,专治妇人病。郭氏顿时心花怒放,不觉甦醒。梦中一一记忆犹新。自此,天从人愿,郭氏每逢妇恙,心慧神灵。即使胎前产后诸病,甚有危难杂证,百不失一。因有起死回生之验,日久已名闻遐迩。后有功于朝廷,显赫一时。

后话:

郭氏女科自成一派,确见经传。而郭氏后裔,一直世住兰溪,荫承祖业,也非虚传。不过,传说中十三方毕竟面目全虚,十三味后人有说保产无忧散,实出于后人经验之总结。话虽这样说,它却反映了当时历史背景及人们对女科要求和愿望。历史上也确有许多立志献身于女科方面的医家。

(四)士璋买木治险证前刘涌出景成堂

殿下前刘村有三进二天井高屋一幢,名“景成堂”,乡称“红纸包厅”,至今犹存风模。说起它倒有一段来历。

事情相传在清时,有一祖辈业医,人称士璋先生,迁来前刘。初来乍到,急欲购置家业。一日,离家去龙游樟树潭置办木材,临近木行,只听那哭声  天,不知发生何事,恰遇乡人,悉知木行老板独生儿子出“天花”,因痘疹隐伏,病势危笃,本地名医均已告退故此。

士璋先生原来系吴泰仁著名儿科宗脉,诊治小儿麻痘风惊尤有专长。此时,他本着一身医技,贸然而入。士璋先生一进入木行,老板只见其人衣著朴素,其貌不扬,头戴笠帽,裤脚高挽,纯象山里人,意为木情而来,颇有怪其不看时候,便以家中有事为由,下了逐客令。士璋先生也不急于分辨,只是不慌不忙作了“毛遂自荐”,  明诊治病孩出痘是家传绝技,只要病儿尚存气息,还可希图救治。老板一时将信将疑,想想又别无良策,面对一线生机,匆忙更作笑脸相迎。

士璋不待稍息,立即随之前往诊视,但见病儿痘疹全身隐伏,高热,惊厥,神识不清,已奄奄一息。细察脉证,确为痘毒内陷,病已至此,若非胆大艺高者是万万不能救了。于是,与木行老板讲明病危的程度,急拟升举解毒之剂频服,另掏塘底泥及水草,铺设在病孩四周,以观动静。处理一俟完毕,士璋先生方觉有些疲劳。而木行老板见士璋先生出手不凡,甚感歉意,连忙待如上宾,自不必说。

病孩经及时抢救,病情果然转机,木行老板一家皆转悲为喜,面对救命恩人真是感激涕零。然士璋先生并不轻松,知病儿几经折腾,病势未平,必须穷追,方得平安。故一边

告知尽职医治,一边只得顺便托其购办木材。

木行老板根据接触,已知道士璋先生此行欲图造房建业,早已暗暗使人到兰溪前刘村兴动土木。平时又不露声色,一再挽留,盛情款待。

半月后,小孩病痊,一如往常活泼可爱,合家那股高兴劲就甭提了。且说木行老板独生儿死中复生这一消息,不胫而走,遍闻乡邻,俱奉士璋先生为“神医”。有病者也都纷纷求之调治,真够他忙的了。吴士璋天天应接不暇,一者出于医德,一者又难于谢绝,更加上木行老板千方百计拖延不放,不知不觉又耽搁一月余。眼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某日执意提出告辞,随之询问代购木材已办得如何。此时,木行老板已知建屋基本竣工,也就不再强留。于是告知,木材已备,刻日送上。临别之情自然是依依难舍。

士璋先生连日在外忙碌,尚无它念,待要回转家门,又思绪万千,想不到此行,大事未办,时又隔这么久。无奈,只有急急忙忙往家中赶。一俟家门,但见屋基平地涌现“景成堂”一座,着实有点吃惊。正在犹豫之间,见家人走出,连问发生什么事,家人见问也觉糊涂,说:“不是你在龙游派工前来建造的吗?”“我并没有派工”。到这时吴士璋联系在樟树潭前前后后,已有几分明白过来,遂把前后因果,自己的猜想,告诉家中,家人在惊吓之余,又觉分外高兴。过了不久,木行老板果然来信解释事情由来,并以赠送堂楼一座作为“红纸包”报答救命之恩等。

话到这里结束,吴士璋治儿疾自此声誉日振,遐迩闻名,留在民间的佳话随之相传至今。

(  )颂医德、不图私利赞怪癖、爱憎分明

上房顶先生,在民间并不陌生,他不但在外科上医技高明,深获信赖,而且,医德并茂,倍受人尊敬。这里所记即是其中一则往事。

“上房顶先生”,姓胡名绍棠,平生有一怪癖,贫穷者上门诊治,可以分文不收,富贵者求治却每受冷遇。虽有此癖,但慕名求治者,不乏其人。

相传双牌乡一大财主,平素为人奸诈,好欺贫困。这一年,真是恶有恶报,身患背痈如盆,其势可畏。连日来,又枉治无效,尤添病势,痛苦不堪忍受。虽素闻“上房顶”大名,只因惧其近贫恶富,不敢前往诊治。不几日,眼看病势越来越重,一日,为了保命,也不顾往日“威风”,只得打扮成一副贫困潦倒模样,衣衫褴褛,污头垢面,  门求治。胡绍棠不识来人,但见病状险恶,只怨其求诊太迟,然见其一身打扮,又不免令己同情 于是,嘱咐免费留家调治,着意要治愈它。那财主既惊又喜,惊的是再延误病期,恐有性命之虞;喜的是自己以谋略取信于彼而高兴。不数日,通过胡绍棠精心治疗,财主的病势顿减,半月而愈。财主暗想,胡先生医技果然名不虚传,一心只待日后恢复原貌再行酬谢。

财主到有意,回家后,恢复原来绅士派头,头带礼帽,身穿丝绸马褂,手握“文明”棍,专程答谢。一路上,威风凛凛,与前判若二人。来到上房顶,也招致一些闲人观看,心中自鸣得意。不料,见胡绍棠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顺利,胡绍棠一次一次都借诊务繁忙,拒绝相见。财主身受冷遇,心中甚为不快,但又不甘心。为了挽回面子,一面佯装成若无

其事的样子,一面催促下人,道明原因,讲清今天系上门叩谢,有银两八百相赠等。胡绍棠因其胡缠不休,再加上想看个究竟,到底是谁在此卖弄架子,于是暂搁手中活上前,还没等对方讲完经过,已知自己受人愚弄。等到明白财主来由,并瞧其一身打扮,只付之一丝冷笑。心中暗忖,金银再多难买人格,你也休想为家中座上客。他既不让坐,也不献茶,只淡淡告知“:如若别无它事,速速告退 ”。财主假献殷情在众人面前只获得胡绍棠一双白眼,满以为金钱面前认人情,那知今天弄得满脸羞色,无地自容,只恨自己,早知这样,何必多余,最后只得灰溜溜地回家。

胡绍棠“怪癖”如同此例一直成为美谈,至今有的人还描绘得有声有色,好象亲身见过一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5

主题

1422

帖子

380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00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14: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主        要        参        考        书        目


《兰溪县志》、《兰溪县地名志》、《金华府志》、《宁波府志》、《通典》、《隋书 地理志》、《唐书  百官志》、《吴越 春秋》、《医界春秋》、《古今图书集成 医部全录》、《中国医籍考》、《中国医学大辞典》、《上海神州国医学报》、  嘤鸣周报》、《导报》、《健康报》、《黄墙中医专门学校章程及宣言书》、《民国二十六年兰溪中医专门学校同学录》、《辞海》、《辞源》、《内经》、《本草经》、《中国医学史》、《伤寒论》、《金  要略》、《浙江中医杂志》、《浙江中医学院学报》、《兰西诸葛简史》、《民国兰溪县行政概况目录》、《县政协工商组  天一堂店史调查史料座谈会记录》、《浙江历代医药人名录》、《医林荟萃》、《浙江省文史资料第十六辑》、《四库全书》、《兰溪医药》、《家谱》、张山雷遗著二十五种、《素轩医语》、《伤寒论新诠》、《标幽赋浅释》、《兰溪市医疗卫生统计表》、《兰溪防疫站〔 〕 兰 防 字第  号 “鼠疫工作总结”》 、《民国钧府玉—— 廷字第 )号训令》、《民国兰溪县政府训令》、《旧政档案  《民国三十二年浙江省巡宣字第 号》、《民国三十六年中央卫生实验院代电以检送外籍专家调查“浙江疟疾结果报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