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是走山脊,因为雪崩落石危险小。传统是走裂缝,因为可以保护和可以使用器械借助裂缝攀登。近十多年来,使用膨胀岩石螺栓保护的竞技攀岩和人功岩壁在全世界风行,所以大角度沿岩石面攀登技术迅速发展起来。Craig Luebben是属于传统裂缝技术极其过硬但现代攀登技术水平同样很高的那类。
你说的经典(classic)路线他未必是理解成传统(triditional)攀登,他喜欢传统攀登方式是很容易理解的。一般人觉得在没有事先了解路线的情况下首攀成功,那成就感和满足感不但是在靠自己的能力解决移动技术动作的这方面,更在探索和发现新天地的满足感上。这是on-sight的引人之处。
而使用传统方式更加强了这种感觉。首攀打螺栓一来麻烦,二来减少了来去不留痕迹的简洁流畅感,另外后来人在有了挂片后虽然少了麻烦,但也少了挑战。英语国家大量路线首攀者完全不留任何器材,除非在没有裂缝保护的地方打螺栓。重要的是记载路线从哪开始,到哪分段,从哪下来,有什么特别的干扰因素,难度是多少。
这样给后人减少的麻烦,但以后每个爬这条路线的攀登人都需要自己考虑怎么保护的路线。当然各地传统不一,有打螺栓但不留挂片的,你到那后要自己放挂片!传统地区有铁环保护,但每8到10米才一个!南部和石灰岩众多地区石头上没有多少裂缝,传统是想开路线就装挂片。有的干脆不管什么路线每二米一个挂片,不管有没必要。我个人认为到这个地步就有点象攀岩快餐了,能解俄,但给人回味余地比传统路线那些要小得多。说回或中国情况,未攀登过的地方众多,所以现在在刚开始时开些完全用挂片很好。但从Craig Luebben的作法能看出路线众多,攀登了很多年后人们的爱好和鉴赏趋向。
宽缝(offwidth crack)是最难爬的类型之一,经常和绝望、恐怖这类的字眼联系在一起。原因一来需要全身用力,用力方式不和想的一样,弄不好寸步难行,上不去更不敢下来。二来保护困难,能用的保护器材很少,在你觉得要支撑不住的时候你的唯一的保护点已经远在你下面看都看不见了。想发泄就只能骂天骂地,恨父母当初就不该生你,让你受这分罪:-)好的宽缝和岩石类型有关,有些地方偶尔有这种路线也很少有人爬,大多数人也就用顶绳保护折腾一阵,没爬几米就精疲力竭。于是不想自虐敬而远之。偶尔有哪个外来高手轻轻松松爬上去,自信得连保护也没设几个,让观看的人目瞪口呆。除了裂缝多的地区,这种情况哪里都一样,不过某个裂缝的某段是否好爬和人的体型大小有些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