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在线|lanxi.online|兰溪新闻|兰溪在线|兰溪论坛|兰溪信息|兰溪网|兰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47611|回复: 0

一百年前,在英国人眼中,兰溪城原来是这样的

[复制链接]

66

主题

135

帖子

40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6
发表于 2020-2-6 18: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国女作家罗安逸在百年以前曾造访兰溪,并写下了不少文字,为我们了解百年前的兰溪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这篇《兰溪城》就摘译自罗安逸(A. S. Roe)的游记China as I saw itChance and Change in China翻译:徐溯)

清宣统三年(1911),军政府在兰溪城公开焚烧鸦片和烟具。坐在前排, 手执扇子的外国女子是英国作家罗安逸( A.S. Roe)。(转载自《辛亥浙江写真》)

兰溪城

(1912年)十一月初,我到达兰溪,这时兰江两岸的乌桕树叶已经鲜红。人们即将采摘雪白的乌桕子,卖给做蜡烛的匠人。江岸上还立着樟树,树型高大,树叶四季常青。晴天,江对岸晾晒着新染的棉布,大约有一英亩的面积,看上去一抹孔雀蓝。

兰江的江面宽约三分之一英里,江上的货船日夜川流不息,还随处可见运载木材的木排。下游的一个角落里停泊着一些“花船”,船上摆着花草,窗上挂着漂亮的窗帘,船上的年轻的女孩穿金戴银,向外窥视着外边的世界,她们的世界里只有悲伤和痛苦。水流急的地方经常有渔船,渔船上的鸬鹚机敏温驯,只要主人一个手势,就会下水捕鱼。这些鸟儿非常聪明,即便有上百只鸬鹚在同一个地方捕鱼,没有一只鸬鹚会认错自家的渔船。

民国25年(1936),兰溪拱宸门(北门)。(市地方志办公室提供)

兰溪的城墙以及城墙后面的房屋在墙上刷了石灰,泛出白色。西城门正对着兰江,矗立在两长段台阶的顶端,城门洞里漆黑一片,就像是条隧道。两段台阶之间有一块狭窄的平台,这里不到一年前还是公开执行死刑的地方。现在的死刑犯通常是被枪决而不是斩首。

江岸泥泞不堪,入城的石阶沾满河泥,城里的大街也是如此。每天早中晚三次,挑水工挑着水进出城市,水桶没有盖,水溅出来,水、泥土和路上堆的垃圾混成一片。自从民国成立以后,垃圾就再没有人清理。每天早中晚三次,挑粪工进城来挑走粪便用作田里的肥料。一桶粪便的价格是三个法寻(一法寻是四分之一便士),不久以前有人想把价格提高一点,挑粪工们立即罢工抗议,因此价格仍然维持不变。

一位裁缝在内地会驻兰溪的英国女医师巴教士的屋里干活(王恩贶提供)

兰溪城的主街宽仅六英尺,街心铺着石板,有的石板踩上去会晃动。石板下面就是城市的下水道,可以从石板缝瞥见下面的臭水。街道两边都是巷子,宽约三英尺,蜿蜒曲折,巷子两边住着人家,但是房子藏在高墙后面,入口很不显眼。

巷子里比较冷清,主街上则过于拥挤。人们只能成单列行走,如果有人扛着大件东西,就会堵塞道路。扛东西的人边走边喊:“小心,扛着油呢!”。 就算他扛的不是脏东西,嘴里也得吆喝成油或鱼,这样前面的人怕把油蹭到袍子上,才会让出路来。街上没有带轮子的车,偶尔会跑过一匹小矮马。

兰溪城靠着一座小山,山顶的宝塔控制着兰溪的运气。从塔上俯望兰溪狭窄的街道巷陌,宛如一幅黑白格子的棋盘摆在江边,不过一些棋盘格并不方正,一些又偏移了位置。

民国22年(1933),从大云山上眺望兰城。(翻拍于1933年《旅行杂志》)

如今是民国,街上的巡警穿着半西式制服,戴着德国军帽,带着子弹上膛的步枪。他们一个个都昏昏欲睡。兰溪城里很少能看到皮鞋,一个冬日的下午,我看到一个全副武装的巡警脚上竟然穿着双拖鞋。

虽然兰溪只是一个县,却比临近的一些较大城市更为重要,因为钱塘江在此分叉,带来了频繁的水上贸易。兰溪人的主要产业是腌制火腿和制作冥钱,听上去不像能挣大钱,但当地生活富裕。兰溪薪水高,食物丰足,吸引了许多外省人来此定居。

店铺大多设有神龛,供奉财神,老板要求伙计们每天拜财神。每月的初六和十五,虔诚供奉财神的伙计能吃上一顿猪肉。黄昏时,家家户户开始“烧夜饭”。人们走出家门或者店铺,在门口烧香,要先拜三次天,再拜三次地,然后把香插在门口。店铺里烧香的工作一般交给最小的伙计。店铺中悬挂条幅,比如“童叟无欺”、“绝无二价”。有的条幅有特殊的含义,比如,“恭喜发财”表示老板是丐帮成员。

清末成立的瀫西药业公所(摄于1870年网络搜集)

许多店铺的货物放到了街上,比如旧服装店,把各色衣服挂在街道上方,活像酒馆的招牌。人行道上摆着货摊,有轮盘赌桌,也有药材摊。药材摊只有在天晴时才摆出来,售卖各种药材----熊掌、虎颌、人牙、风干的蜈蚣和蜥蜴、干海马,等等等等。我有一次花了七分之一便士买了一条五英寸长的干蜈蚣。中国人买蜈蚣不是为了装饰,而是为了治疗疾病,据说把它泡在热水里制成溶液,可以治疗脓肿。药材摊主说,蜥蜴能治心脏病,海马能治瘀伤,熊掌能治水肿。过了几天,他又说,熊掌能治风湿病。

兰溪的店铺往往是前店后作坊。篾匠、木匠、铁匠、做棺材的、纺棉花的,都当街做工。食品铺的炉子简直有一半已经推到人行道上来,食品制作的整个过程可以任人观看,以显示“绝不作假”。街上还有代人写信、算命和画像的摊子。画像以遗像为主,代人画遗像和写信一样,都遵循一定的程式套路,所以张家和王家的遗像看上去基本一样。

浙江的铁路还未贯通全省。从兰溪沿江而下,航行三天就能到达省会杭州。从杭州乘火车很快就能抵达上海,而上海是洋货的温床,因此兰溪也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兰溪城有六个店铺卖便宜的洋货:柏林毛线、搪瓷脸盆、镜子、发梳等等。发梳目前供不应求,因为人们最近剪掉了辫子,需要用发梳梳理他们又黑又长的头发。

煤油灯很受欢迎,美孚石油公司的生意很好。西药店使劲招徕生意,不过顾客一般不多。当我们光顾时,年轻的药店老板摆出一瓶瓶的药,请我们翻译药名、解释药效和每次的服用量。一些店铺出售洋帽、洋伞和内衣,不过内衣是当成外衣卖的。现在到处都有对西方时尚的奇异模仿。在更往南的一个城市里,我见过一个公子哥儿把法国女式紧身胸衣当作外套穿着,走在大街上。

位于兰江边上的兰溪城(王恩贶提供)

据说过去二十年中国内地的物价翻了几番,不过兰溪的生活支出还是出奇地低。兰溪一户人家租房一年只需六七个英镑。请一个好厨师,如果是主人家管饭,工钱每月只需三四个先令。请一个裁缝来家里做衣服,一天除了管饭只要四五个便士的工钱。一便士可以买一磅大米或者六七个鸡蛋,一把油纸伞卖几便士,脚炉里用的炭一磅卖半便士。[译者注:当时的英国货币单位,1英镑=20先令,1先令=12便士。罗安逸在本书中提到中国和英国货币当时的汇率,1银元=2先令。当时的中国,1银元=100铜元,而一个铜元当制钱十文。雇一个丫头做家务,只要一点点钱。穷人家会花一点钱买个童养媳。当地人认为外国人过分奢侈,因为外国人吃牛肉、住洋宅、用洋家具和其他的奢侈品

每当我们走过街头,总会引起议论。人们谈论我们的衣着和食物。我们吃牛肉,兰溪人对此很惊讶,因为杀牛在当地是种罪行。如果杀牛,不但牛肉会被警察没收,杀牛者还会被捕,并处以罚款。一次,我们在警署旁看见一堆罚没的牛肉,当值的警察还向我们兜售这些牛肉。在附近大一些的城市,有回民居住区,在那里只要交一点税就可以宰杀自家养的牛。

大旱时节是禁止吃肉的,违者要处以重罚。干旱时节打伞也会受罚。

我在兰溪收了两个向我学习英文的学生,王和鲁。王是兰溪城中富户出身,他突然想要学习外国话,以便跟上时代。他是家中独子,父亲已故,家中已有妻儿。鲁是王的亲戚,只有十八岁左右,却也已娶妻生子。鲁的金戒指上用英文镌刻着“Mr. Lu”,意为鲁先生。

罗安逸的三位学生鲁公子、王公子和张公子(王恩贶提供)

文章:王恩贶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