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在线|lanxi.online|兰溪新闻|兰溪在线|兰溪论坛|兰溪信息|兰溪网|兰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楼主: boyedu

战神的征程--《粟裕战争回忆录》(转载)

[复制链接]

352

主题

3242

帖子

759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92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20: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苏中抗日斗争(5)
  
     我们的指挥机关也战斗化、游击化了。一九四二年一月下旬,第五次丰利争夺战后,我率领“前指”转移到第二分区三仓与弶港之间休整,当时正值旧历年关,为了让大家过个愉快的节日,我通知乘渔船在海上隐蔽活动的师直机关人员上岸与我们会合。黄昏得到情报,敌人在周围几条线上增兵。我们判断敌人第二天要发动对三仓地区的“扫荡”,决定敌进我进,立即率领师直机关向敌人来路富安、安丰方向行动。第二天拂晓我们到了鲁家灶村。村北有条由西向东的小河,河南岸有一条通向安丰的小路,我估计袭击三仓的敌人可能经过这条路。当时队伍已行军一夜,我们没有休息就过了河、果然,机关人员刚过问,后卫就同从安丰出动的敌人打响了。部队交替掩护有秩序地全部过了河,但目标已经暴露。我们只得赶快北移。中午到达四灶,炊事班埋锅烧饭,买鸡买肉,准备让大家过个好年,岂料饭菜还未熟,又响起枪声,原来敌人也学乖了,分路分梯次行动,前面走过去,后面又跟上来了。于是我们拉起队伍,带上饭菜又继续走。天晚了,走到七灶,刚打算做晚饭,北面又发现敌情,便回头再向南走,凌晨到张家灶。敌人刚从这里袭扰而去,于是我们便在此一面休息,一面派出侦察员向几个方向警戒。不久侦察员跑步回来报告:“唐家洋的鬼子集合在场上,指挥官正在训话。一部分鬼子把抢来的东西装上小车、担子,押回李堡据点去了。”我据此判断:敌人不待天明就集合训话,肯定不是返回据点,而是还要杀“回马枪”。立即通知集合队伍,继续向南走,打算越过海安到丁家所的公路,跳到如东汤家园地区去。走上·公路,我发现路边有一堆人粪,用小树枝一挑,还是软的,再一察看。路上还有许多皮鞋印,判定敌人正利用黑夜向李堡增兵,这批敌人后面可能还有跟进的,我们要抓紧这一间隙越过公路。果然,后续之敌从海安方内外来了,我们毫无声息地俯卧在公路两侧,待敌人通过后顺利地越过了公路,接着渡过了丁埝向东的大河,第二天清晨全部跳出了敌人合击圈,安全到达汤家园。傍晚得悉在我们离开张家灶后,敌人果然杀了个“回马枪”,只是扑了个空。这次行动经过一天两夜,反复行程一百多公里。从海上登岸的机关人员连续行军两昼夜。苏中区党委、行政公署也同样地在同敌人周旋、游击。我们的机关和机关于部已经能适应这种环境,一面作战,一面工作。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我苏中军区机关尽管一直是日寇寻歼的目标,却没有遭到过一次袭击。
  
     我们还把同敌人的争夺扩展到海上。苏中沿海一直是海匪出没的地方。旧社会为匪,多是被逼的,他们中的许多人具有民族意识。从一九四一年三月起,我们抽派坚强干部,运用正确的政策和策赂,争取了有影响的孙二虎、陆洲肪部,瓦解歼灭了作恶多端的王平仲部,组建了海防团,在以弶港为中心的斗龙港、环港、小洋口、吕四、南坎、北坎等十余处港口,开辟和建立了党、政、群工作。我们在苏中近海海域开展游击战争,发展渔业、盐业生产,建设后方基地,还从海上沟通了同山东根据地、苏北根据地、上海地下党和浙东纵队的联系。
  
     一九四一年敌我作战频繁,从一月至十一月,全师共作战三百三十四次,毙伤敌伪军官兵五千三百人,俘虏敌伪军官兵三干八百九十人。如果加上十二月份的战绩,数字还要大一些。三仓以及周围的一仓、二仓经过反复争夺,被夷为一片平地,但敌人始终未能在那里安下据点,更谈不上修筑至潘家(金敝)的公路了。敌伪占据了几乎全部城镇,控制了主要水陆交通线,安设了大小据点三百四十多处,以据点和交通线为脉络,控制了据点附近和交通干线两侧的大部分农村,在这些地区建立了伪政权和各种伪组织。苏中根据地缩小了。但是我党我军在不断胜利的斗争中赢得了时间,推迟了不少地区伪化的进程,限制了伪化的区域,保持了回旋余地较大、相对稳定的基本地区,各分区也都保持有相对·稳定的中心区和广阔的游击区,还不断深入敌占区活动,开展游击战争,袭扰、打击敌伪,宣传与组织群众。苏中抗日根据地仍控制全区土地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七,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并在接敌的边缘区逐步建立起敷衍日伪而主要为我们服务的“两面性政权”。党的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全区有中共党员九千六百二十人,支部一千零一个,区委一百二十二个,县委十二个和县分委四个。更为重要的是,在严酷的战争中,全区军民经受了锻炼,结下了鱼水相依的深厚感情。到了这时,可以说我们已经为长期坚持苏中抗日报据地奠定了基础,由此开始了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全面建设时期。
  
     积极的斗争方针,不是盲目硬拼,而是依据敌我形势所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主动行动。当时和后来都有人对我们这一段所采取的斗争方针不够理解,甚至有所怀疑。殊不知苏中是敌我必争之地,如果在敌人严重进攻面前,不采取积极的斗争方针,敌人就会迅速分割、封锁、压缩我解放区,实现伪化。而我们则会地区日蹙,军民情绪低落,作战丧失主动,进而被逼化整为零,转入地下,苏中就会成为游击区,而不能建成基本根据地,更谈不上对华中全局作出应有贡献了。
  
     坚持武装斗争,坚持原地斗争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以苏、英、美、中为首的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终于从组织上形成。世界形势的这一变化,对中国抗战是十分有利的。但是,中国敌后战场仍然处于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苏中最困难的时期比全国还要长一些。,这是因为日本侵略军为支持其太平洋战争,更加紧了对大江南北的控制与掠夺;而国民党蒋介石又加紧了反共行动。于是苏中敌后日、伪、顽、我之间的矛盾出现了一些变化。伪军唯恐被驱使到南洋当炮灰,普遍离心,寻找后路;日本侵略军加强对伪军的控制和改编;国民党蒋介石也加紧对伪军的拉拢利用。由此引起了日伪、日顽之间矛盾激化。国民党增派力量重返苏中,建立反共基点,顽固派和我方之间的矛盾也再度激化了。但是,日我之间的矛盾仍然是主要的矛盾,我们要准备对付日寇更凶狠、更残暴、更毒辣的进攻。
  
     党中央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就对时局的估计、今后的方针任务,对全党、全军、各敌后根据地颁发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后来概括称为“十大政策”。华中局于一九四二年春召开了扩大会议,根据中央指示,结合华中情况,制定了“继续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完全巩固各根据地,加强与聚集力量,以便在适当时机反攻敌人,争取全国抗战的最后胜利与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的总方针、总任务,并且提出了加强对敌斗争,加强军事建设和根据地建设的具体任务。
  
     一九四二年四月,我们在海门县的海复镇,召开了苏中军政党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了华中局扩大会议精神,讨论布置了今后斗争和工作任务,提出了:“一面巩固,一面发展”的方针,既要坚持原地斗争,粉碎敌人的一切进攻;又要积蓄与加强力量,准备和迎接反攻。
  
     一九四二年初,敌我争夺重点已由第二分区的三仓向南推移到了第四分区的启(东)海(门)区。为掩护启海区根据地建设,一月间我进击并收复三阳,又乘胜扩大战果,攻击二厂、久隆,两度击退敌人的进攻,前后战斗共达半个月之久。
优米村youmicun.com:精品,齐全,公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2

主题

3242

帖子

759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92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20: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苏中抗日斗争(6)
  
     日寇连续遭我打击,兵力又不足,为达到巩固点和面的控制,再次变换手法,运用交通政策,加紧修筑公路,加强各据点之联络,提高转运能力,减少各据点守兵,适时集中更多兵力机动作战,并在战术上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筑,推进一段,巩固一段。我们也适时地改变战法,以民兵和广大群众对敌人进行纠缠破坏,主力则选择适当时机歼灭其掩护部队,并乘隙袭击据点,尽一切可能保持和巩固现有的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区以袭击战、交通破击战为主,三个月中战斗一百六十八次,先后攻克三阳、白蒲等二—十余据点。我军虽火力不足,但仍能选择适当时机,采取突然袭击动作,猛扑一路或攻其一点,获得胜利。三阳战斗,争取了一个团的伪军反正;一仓战斗,歼灭伪军二百余人,迫使敌人放弃了占领企图;陆家庄战斗,伪军王杜山部被全歼;悦来镇战斗,伪旅长徐承德毙命;金沙战斗,打击了最顽固的伪军头目张圣伯,歼伪军百余。敌人为分割我第三、第四分区,打通如黄公路、启诲公路的计划,在我严重打击下,推迟了数月,公路建成后也经常不能全线通车。各分区还多次进行由地方武装掩护,广大民兵群众参加的全面破击战,使日伪在维护公路和运输过程中受到的损失难以计数。
  
     与此同时,我军组织精干部队、短枪队,挺进到敌人据点后面及江边地带,袭击其腹背,迫使敌人不敢把大量兵力用到第一线,甚至小分队也不敢单独离开据点活动。
  
     我们还开展了改造地形的伟大群众运动。苏中大部为水网、半水网地区,相当一部分地区非舟揖不通。敌伪“扫荡”这些地区使用汽轮,每条河流都是他们的水上公路,行动比我们木船迅速得多,在“敌进我退”情况下,我们难以摆脱敌人的追击,如我们上岸转移,条条河流都成为我们运动的障碍,加之水田中间的田埂狭窄,沿着田埂转移,往往遭受敌人的火力杀伤。而在“敌退我追”情况时,木船又赶不上汽轮,难以歼敌。但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他们发明了在河流上构筑明坝、暗坝、交通坝、限塞坝,我们的木船吃水浅,船底平,从坝上一拖而过,畅行无阻;敌伪的汽轮吃水深,拖不过坝,若舍汽轮上岸,条条河流又成为他们难以逾越的障碍。同时,我们改造桥梁,变大桥为小桥、固定桥为活动桥;改造道路,改大路为小路、直路为弯路。此外为沟通兴化地区向东台以东地区的粮食运输线和节省部队转运开进的体力消耗,我们发动群众开了许多“小运河”,将台南、台北地区的很多河流连接起来。我们还在建湖镇西南的射阳湖上,修筑了一条由东南向西北长达十余公里的大堤,沟通了第一、第二分区的陆路交通。在改造地形的同时,大力加强了部队水上作战训练。可以说我们已经较好地掌握水网地区打游击战的规律了。
  
     这些实践说明,对于战争中的地形条件,应该辩证地去看。水网地形其实是既有利又有弊,只要充分发动群众,加强对地形的改造,加强部队的适应性训练,就可以变对我不利为有利,变对敌有利为不利。
  
     为了支持长期战争,改善部队的武器装备,补充弹药,我们在一九四二年三月成立了军工部,在设备、物资;技术极为缺乏、落后的条件下,想了好多办法,除通过伪军关系花钱购买子弹外,因陋就简建设起小型、流动的修械所、兵工厂,修理枪械,翻造子弹。我们派出采购人员秘密进入上海,在上海地下党的大力帮助下,购买了无缝钢管、其它钢材、铸铁等物资,自行制造手榴弹、枪榴弹、地雷、迫击炮弹等,还能小量制造迫击炮。在敌情严重时,我们把修械所、兵工厂放在海船上,在海上继续生产。
  
     一九四二年初,正当我们与日寇顽强斗争之际,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派遣忠义救国军二干余人,由苏南北渡侵入我第三分区的靖江、泰兴一带,对我第三分区进行破坏,并且勾结伪军为其掩护,企图打通与曹甸地区的韩德勤部和溱潼东北地区的张星炳部的联系,在苏中建立反共基点。我集中第三分区的主力及第四分区的第八团给以打击。国民党军与伪军的公开勾结,引起日寇的很大顾虑,激化了日顽之间的矛盾。日军发起了对“忠救军”的进攻。“忠救军”在伪军掩护下逃回苏南。
  
     一九四二年六月,日寇鉴于对我苏中根据地进行的全面“扫荡”、分区“扫荡”、乘虚跃进、交通政策等都没有收到效果,再次变换方针,吸取华北铁壁合围和苏南“清乡”的经验、开始对我苏中地区进行“清剿”(又称“机动清乡”)。在政治上,对上层士绅采取争取政策,对乡保长则拢络与威胁并用,对我基本群众和抗日军人家属先胁迫其为日寇办事,不从的则格杀勿论。在经济上,设立统制委员会,统制一切物资,加强对我封锁,在一些重要地区实行“三光政策”。在军事上,实行水陆封锁,然后分进合击一点或多路重围一区,并且如梳蓖一样,反复进行,搜捕我工作人员,寻歼我地方和主力部队。苏中斗争形势进一步严酷起来。
  
     面对这一形势,我们认真进行了分析,认为敌人的主要战术手段是分进合击、多路合围,这些都需要高度协同,但日本侵略军深入我根据地作战,等于瞎子、聋子,无法准确侦察和判断我们的行动,又受地形、交通方面的限制,以及沿途遭我民兵、游击队的打击,很难达成合击;而且敌调集机动兵力在一个地区“清剿”,势必造成其他地区的空虚,便于我军其他地区游击战争的开展。至于敌人的残暴,只能激起我军民百倍的复仇怒火。我们决心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并且加强敌占区、接敌区工作和敌伪军工作,打破敌人的“清剿”。
  
     日寇于六月十二日开始对策四分区海门、启东地区进行第一期“清剿”;七月上旬对第三分区靖江、泰兴地区进行第二期“清剿”;九月末十月初对第一分区江都、高邮、宝应地区进行第三期“清剿”。我们指示各分区紧密配合,在敌“清剿”区内以地方武装配合民兵就地坚持,与敌纠缠,不断予以袭扰,捕杀敌特、汉奸。主力部队适时跳到“清剿”区外,进行机动作战,特别是向敌人后方和敌人的弱点进攻。于是,各分区的攻势作战此伏彼起,互相策应,互相支援,数月中先后进行的较大战斗有石港攻坚战、海门袭击战、如西反击战、二窎歼灭战等。在南通二窎镇南的夏(谢)家渡战斗中,我第三旅第七团一举歼灭日军保田大队长以下一百一十名,迫使“清剿”第四分区之敌仓皇收兵。我第三分区的如西县,在敌伪转移兵力对第一分区进行第三期“清剿”时,发动了万余群众围困西河弯伪军据点,不久又组织二万余群众围困水洞口,一万余群众封锁加力市。我们还实行秘密斗争与公开斗争相结合的方针,开辟和加强了边区、敌占区和敌伪军工作。到十一月,敌人的“清剿”即被基本打破了。
  
     这一时期,随着斗争形势变化,我们对几个方针性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优米村youmicun.com:精品,齐全,公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2

主题

3242

帖子

759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92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20: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苏中抗日斗争(7)
  
     第一,关于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问题。当时苏中党政军各级都是分开领导的,为加强统一,协调各方,苏中区设立军政党委员会为最高领导机构。各分区(地区)也设有军政党委员会。党政军配合总的说来是好的,但仍不免有些缺憾。为适应今后形势,我于七月十九日发电,向华中局、新四军军部建议,苏中区从上至下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
  
     第二,关于改善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问题。苏中军区成立以来,我们一手抓建立和发展地方武装、民兵自卫队,实行主力地方化;一手抓主力部队的发展,相对集结主力,进行机动作战和整训,已经形成了主力部队、地方武装、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主力部队长期频繁作战,消耗过大,缺少整训,不利于今后的大发展;二是地方武装数量虽已超过主力,但较多用于执行警备任务,较少用于进击敌人。还不能独立担负起坚持原地斗争的任务;三是苏中今后除第二分区北部可能稍趋缓和外,其余地区特别第三、第四分区将更趋紧张,回旋余地更加狭窄,部队过于拥挤,容易遭受损失。我在七月十九日的同一个电报中,建议抽出一部分主力团,选择较安定的地区进行整训。坚持原地斗争的任务,由留下的部队承担,或将留下的主力团与地方团合并后承担。
  
     我对上述两个问题的意见,得到丕显、文蔚、叶飞、期光诸同志的原则同意。
  
     七月二十九日,军部复电原则同意,对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指出暂宜慎重;对改善武装体制,提出了具体意见。此后又经过反复酝酿,到一九四二年九月经华中局和军部批准,对全师(军区)部队进行统一整编,各旅保留一个主力团(即第一、第四、第七、第五十二团),并予以充实加强,其余主力团实行地方化,与各县团合并,成为地方团的骨干力量。经过这次整编,使军区有主力在手,随时可以对重要方向实施突击,而各分区、各县也都有较强的武装作为机动兵力,配合区游击队和民兵,担负坚持原地斗争的任务。主力军得到了轮流作战、轮流整训的条件,地方军则大为加强,并在斗争中逐步成长,上升为新的主力。而大量半脱产和不脱产的民兵,成为群众性抗日游击战争的伟大力量和不断补充壮大我军的源泉。实践证明,这次的整编是成功的。同年十二月,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经华中局、新四军军部批准,撤销了各级军政党委员会,建立了统一领导的各级党委,作为党政军民的最高领导机构,从而实现了党的一元化领导。苏中区党委内我任书记,陈丕显任副书记。第—地委书记兼第一分区政委韦一平,第二地委书记兼第二分区政委陈时夫;第三地委书记兼第三分区政委叶飞;第四地委书记兼第四分区政委吉洛;兴东泰地委书记黄逸峰。
  
     第三,鉴于敌情的严重,一九四二年七月,华中局、军部曾几次来电,指出新的斗争形势,要求有新的方针以适应,主要内容是:
  
     一、苏中斗争是长期的、南浦襄吉是长期的对手,你们至少准备苦斗一年到二年,一切取决于熬得过,撑持得住,只要能保持骨干,即是极大胜利。
  
     二、苏中工作应以领导武装斗争、建立敌伪军工作、组织领导革命两面派、领导民兵为中心,其它任务均应围绕此一中心去进行。
  
     三、全线大的突击作战,不可能改变敌人的部署,而小型武装进袭与群众交通破坏战,则可起积极作用,一团兵力左右的突击,亦须要打几次以振奋人心,全军全师的全线出击则不甚适宜。
  
     对华中局、军部的指示,我们认真地作了研究,认为指示是要求我们对敌情作充分的估计,对形势作最坏的打算;给予苏中区的任务是留有余地的。我回顾了浙南三年游击战争,当时的条件比现在困难得多,我们熬过来了,撑持住了。当前敌我力量的对比,敌人虽有相当的优势,但我们并不是绝对的劣势,我们在社会基础、群众基础上更有强大的优势。苏中抗日根据地是能够长期坚持、并且能够对全局作出较大的贡献的。关键是既要防止对敌情缺乏清醒的估计,不顾实际地盲目硬挤;更要防止在严重形势下看不到有利因素,丧失坚持原地斗争助信心,消极地化整为零。为此我们提出了“坚持武装斗争,坚持原地斗争”的方针,确定以武装斗争为主,进一步处理好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公开斗争与秘密斗争、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的关系。在作战指导上,我们认为对付敌人的“清剿”和“清乡”,的确比对付“扫荡”更因难,但是敌人兵力不足,不可能在苏中全区同时进行“清剿”或“清乡”,使我们有可能选择敌人的弱点和后方予以突击,迫使敌人推迟或局部更改部署。我们要求区别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基本区、中心区、游击区和边缘区、敌占区,“清剿”、“清乡”区和非“清剿”、“清乡”区),力求把敌人进攻的重点压缩到更小的范围内,以利于全局的发展。由于我们解决了上述几个方针性问题,对艰苦坚持原地斗争和以后的大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这一年还有一件大事,是第一、第六师合并。苏南反“清乡”斗争开始后,一九四一年八月,第六师师部及所属第十八旅陆续北撤到苏中第一分区。苏中第一分区的地理位置很重要,一九四○年我军北渡长江后即在江都开展工作,黄桥决战后,又派人进入高邮、宝应两县,苏中区党委成立后,派惠浴宇等同志去开辟、建设汀(都)高(邮)宝(应)地区。第十八旅到达后,决定由第十八旅经营第一分区,把这里作为恢复和发展苏南的出发地和后方基地。一九四二年三月正式成立苏中第一分区、苏中第一行政专员公署、中共苏中第一地委。一九四二年三月十六日中央军委决定第六师番号不变,统一由第一师指挥,谭震林同志任第一师政委。但是,谭震林同志未曾到职,后调军部另有任用。这时,苏南的丹(阳)北地区和澄(江阴)(无)锡虞(常熟),苏(州)常(熟)太(仓)地区也已划归苏中区党委领导,以后在长江以南、京沪铁路以北分别成立中共苏中第五地委(地委书记金柯)和中共苏中第六地委(地委书记钱敏)。一九四二年苏中部队统一整编,为加强苏南工作,经华中局、军部决定于十二月派第一师第二旅旅长王必成率第二旅第四团、教导队及盐城、兴化警卫团各一部共二千人渡江南下,在溧阳地区与第六师之第十六旅会师,合编成一个旅,番号仍用第十六旅。旅长王必成,政委江渭清;一九四二年十月,中央军委命令第一、第六两师领导机关对内合并,由我任师长兼政委。
  
     综观一九四二年,日伪军对苏中根据地的“扫荡”,四五百人的小“扫荡”平均每周一次,千人以上的较大“扫荡”平均每半个月一次。从开始反“清剿”的六月到十一月中旬,日寇增设据点四十九处,使苏中区放伪据点增加到三百三十九处,增修公路一十九条,全长四百五十公里。我苏中根据地又有所缩小,部分游击区变成敌占区,部分中心区变成游击区。但是,全区仍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基本区,保持着相当数量的主力部队,各分区仍然保持着一定范围的中心区和广大的游击区,各县武装坚持在县境内进行斗争。同时边区、敌占区工作和敌伪军工作有了很大开展。经过全面建设,根据地更加巩固、各项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了。
优米村youmicun.com:精品,齐全,公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2

主题

3242

帖子

759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92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20: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苏中抗日斗争(8)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一九四三年是在紧张的气氛中开始的。日寇在泰兴、如皋、东台、海安一带增调兵力,有举行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模样,随即又有敌三个师团将增调苏北的传闻。一九四二年冬反“清剿”胜利后形势一度相对稳定,现在又突然转为紧张了。我们为应付最严重的局面,雷厉风行地抓紧进行在一九四二年十月即已开始的精兵简政工作,并准备为主力兵团另行择地整训,一时引起部分干部和群众的不安。区党委认为主要是宣传上有片面性。在一九四二年十月下旬召开的“南坎会议”上,传达了“今年(一九四二年)打败希特勒,明年打败日本”的政治口号,当时过多地强调了反攻的形势和准备反攻的力量,忽视了对今后艰苦斗争的宣传。现在弯子一下子转这么大,自然要引起群众思想上的波动。于是,我们立即坦率地说明前一段对形势的宣传不够全而,在指出大好形势的同时,强调指出一九四三年是苏中抗日斗争最尖锐、最艰苦的时期,也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期,号召全体军民坚定最后胜利的信心,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早日到来。不到半个月,干部、群众的情绪稳定了,全体军民投人到新的以反“清乡”为重点的斗争之中。
  
     早在一九四一年初,日本侵华派遣军总司令部就确定了以长江下游为起点,逐次推行“清乡”的方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也将其定为国策。同年三月成立了“清乡”委员会,汪逆自任委员长,伪江苏省 、国民党特务头子李土群任秘书长。从一九四一年七月起,先后对我苏南抗日根据地的苏常太、澄锡虞地区,进行了首次“清乡”。我苏南区党委、第六师经过一段艰苦奋战,转为执行合法斗争、隐蔽坚持的方针,原活动于该区的第六师第十八旅奉命撤出苏南,进入苏中第一分区。汪逆便大肆吹嘘所谓“胜利”,于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一日制定了《民国三十二年度上半年清乡工作训令》,确定在苏南继续推行“清乡”,在浙东进行“清乡”试验,而将“清乡”重点放在我苏中根据地,并首先选择临江濒诲、易于分割封锁、对日伪威胁最大的我第四分区,作为“苏北第一期‘清乡’实验区”。划定天生港、丁埝之线以东,丁埝、马塘、南坎之线以南,东至黄海,南至长江为“清乡”区范围。除调集伪第三十二、第三十三、第三十四师外,日军还从苏南抽调了参加过对苏南“清乡”的第六十一师团的四个大队和部分宪兵,以及大批“清乡”警察、特工和伪军行政人员,进驻“清乡”区内各集镇和重要村庄。沿“清乡”区边沿,日伪军构筑了长达一百七十五公里的竹篱笆封锁圈,每隔一定距离构筑碉堡、了望哨,派兵驻守。封锁了长江岸边大小口岸,仅留少数孔道,派兵把守。占领了沿海集镇,封锁了海上与陆上交通。日伪计划用六个月时间完成“清乡”,妄图在“清乡”区内彻底消灭我党我军,肃清一切抗日势力和“敌对分子”,建立起彻底的伪化统治。
  
     日寇对第四分区的“消乡”,原计划于一九四三年三月一日开始。我们为打乱其部署,鼓舞群众斗争情绪,决定先发制人。我师部特务团主力于二月二十三日一举攻克如皋县曹家埠伪军据点,第三旅及第四分区主力又乘伪军调防之机,攻入金沙、余东、三阳、悦来、小洋口等十多处据点,还进抵长江边,掩护群众烧毁了日伪用以封锁“清乡”区的大批毛竹,这使敌人把“清乡”计划推迟了一个月,到四月一日才开始。
  
     区党委把领导工作的重点放在制定方针政策和组织实施上,首先是制定反“清乡”斗争方针。一九四三年一月二十八日,华中局、新四军军部确定反“清乡”斗争的总方针是必须坚持原地斗争。苏南反“清乡”执行的是合法斗争、隐蔽坚持的方针。我们依据华中局、军部的总方针,对比苏南的情况,从苏中实际出发、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认为我们如果也和苏南采取同样的方针,将使日寇得以基本上实现在第四分区的伪化,并必然将“清乡”依次扩展到苏中全区。苏中是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前哨阵地,如果不能保持,则敌我斗争的第一线势必向北推移到盐阜、淮南、淮北诸地区、对全局显然不利。因此,我们制定了“以公开武装斗争为主,达到坚持原地斗争目的”的方针。我们认为,苏中是具有执行这一方针的条件的:第一,第四分区的地理状况虽临江濒海,水网交织,交通便捷,与苏南大致相同,但是它背靠大块根据地,有苏中全区作支援。第二,苏中有坚强的武装力量,有在平原水网地区同敌伪开展游击战争的丰富经验,可以在军事斗争中取胜。第三,苏中抗日根据地是在同敌人反复激烈斗争中坚持、巩固起来的,全区人民和各级组织经受过锻炼和考验,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九四二年反“清剿”斗争的经验。第四,苏中区领导已经为应付最坏形势的到来,在领导体制、斗争方针、组织形式、作战指导、物资储备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全区领导处于有备的状态。当然,我们也充分估计到斗争的长期性和极端尖锐、极端艰苦、极端残酷;苏中全区,首先是第四分区必需为之作出最大的牺牲,但是这种牺牲是光荣的、值得的。这一方针得到华中局的批准。
  
     确定了斗争方针,我们又在坚定的原则基础上采取灵活的斗争策略,制定和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以公开武装斗争为主,充分发挥主力部队的骨干作用和三结合武装体制的威力。一九四二年我们已经完成了整编计划,第三旅除第七团外,其余各团均编入第四分区地方团,这些地方团已成为分区的主力。此外,第三旅又抽出二千余人,转化为区游击队及民兵骨干,以强化民兵的军政素质。在“清乡”区内,我们决定以区队、民兵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为主,以武工队对敌伪进行重点打击为辅。主力部队实行“以进为进”的方针,撤至“清乡”区外围,随时抓住敌人的弱点,机动地给予打击,或抓住有利的时机,由外向里,在封锁线上打开缺口,突入“清乡”区内,攻克据点,掩护和配合群众斗争,尔后又迅速撤出;还组织一批武工队进入“清乡”区,同地方武装、民兵一起作战,并有计划地轮换长期在“清乡”区内坚持斗争的地方武装、民兵,把他们撤到“清乡”区外休整、补充。这样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波澜壮阔的人民游击战争。
  
     以武装斗争为后盾,更有效地开展其它各种形式的斗争。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军事斗争与经济、政治、文化斗争相结合,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相结合,内线与外线相结合,使反“清乡”斗争成为一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总体斗争。
  
     进—步加强和扩大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我们在社会基础上的强大优势,尽量团结、争取、利用一切力量以集中打击敌伪“清乡”势力,使反“清乡”斗争成为各个阶层、各种力量的最广泛的斗争。
  
     强调“清乡”区与非“清乡”区在斗争方针上的区别。敌人在“清乡”区是要打破在我统治下的现状,而在非“清乡”区,却因兵力不足,有意无意地维持现状,以达到分区“清乡”的目的。所以,我们要求非“清乡”区必须给敌人以主动的打击,造成敌人顾此失彼的窘境,以减轻敌对“清乡”区的压力,使苏中区的斗争以反“清乡”为重点,各分区紧密配合,相互支援。
优米村youmicun.com:精品,齐全,公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2

主题

3242

帖子

759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92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20: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苏中抗日斗争(9)
  
     我们充分估计到反“清乡”斗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始终注意保护群众的积极性。对群众性斗争不提过高的不能达到的要求,以免遭致不应有的损失,挫伤群众的积极性。例如,我曾提过每个乡、每个支部每月捕杀一个敌人的号召,后来成为群众的实际行动,有的乡与乡、支部与支部还开展了竞赛。我们提醒各级领导,组织成千成万的民兵围攻据点,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人民武装斗争方式,不能作为经常的战术,那样是危险的。我们还不断地由其它地区给予“清乡”区人民以救济、支援,帮助他们渡过灾难,重建家园。
  
     我们力求正确地判断和把握形势,防止片面性。一九四三年十月,敌在为期六个月的第一期“清乡”失败后,紧接着搞“延期清乡”,采取高压手段,推行“三光”政策,形势更加严酷,一些地区群众情绪一度低落,斗争陷入被动。我分析这种情况后认为,这是长期斗争中的疲劳现象,而不是退潮,应适时地加强宣传,并采用各种更巧妙的斗争手段,更复杂的斗争方式,继续作更分散、更艰苦的顽强斗争。我们规定在敌情特别严重的地区,实行公开的武装斗争与合法、秘密的斗争相结合,在一定时期内以合法、秘密的斗争为主,并规定这一转变,应由上一级党委适时地予以掌握和批准。
  
     为掌握反“清乡”斗争的第一手材料,及时总结反“清乡”斗争经验,也为了提高司令部机关军事指挥水平,我从师直属队选派中层领导干部和骨干组织武工队,轮流进入“清乡”区参加斗争。
  
     加强敌伪军工作。我们重新研究了对敌伪军工作的政策。当时苏中地区的伪军已有旧派和新派的区别。旧派是原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中的投降部队和地方上的妥协势力,这一派仍残存有民族意识和地方观念,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同日寇的矛盾增加了。新派则是由日汪扶持起来的力量,以日本买办和特工为主,代表人物是伪苏北清乡主任公署主任兼伪保安司令张北生。他们是日寇“对华新政策”的坚决执行者。我们利用旧派,打击新派;利用旧派又不使其完全胜利,打击新派又不使其完全失败,使两派力量互相对消。对于参加“清乡”的伪方基层人员,初期采取群众性的锄奸斗争,继而采取瓦解争取为主的政策,达到逐步掌握伪基层政权。
  
     对于敌军,我们分析:敌南浦旅团是我们的老对手,几年来在我苏中军民不断打击下,累计伤亡消耗了五千人,经不断补充,仍剩下三千七百余人,南浦本人因此受到上级责备,并一度拟将该旅他调,经南浦本人申辩才没有被调走,后来增调第六十一师团四个大队到苏中“清乡”,却不属他指挥,引起他的不满。对南浦我们一直注意斗争策略,一九四二年即指出,对南浦之打击应适可而止,以抑留他在苏中单独与我纠缠。这时我们进一步利用敌人的矛盾,着重打击主持“清乡”的敌第六十一师团,适当给南浦一点面子,使他采取消极态度。
  
     上述这些政策和措施,在反“清乡”斗争中发挥了强大的威力,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清乡”区内的游击战争真正达到了全民参战的程度。游击战的战术技术发展到空前的水平。特别是经常性的游击战和围绕中心任务的斗争紧密结合,交织进行,势不可档。
  
     反封锁斗争。敌人把封锁视为“清乡”的法宝之一。反“清乡”斗争开始后,我们提出“不让敌人打篱笆”的号召,一场破击战迅速开展起来。群众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将固定篱笆的木桩拔起套上绳索,然后将篱笆成片拉倒;在篱笆上套上油箍,放火焚烧。开始是小规模的分别破拆,后来发展到几个乡、几个区的联合行动。在苏中区党委统一部署下,一九四三年六月十七日和七月一日,第三、第四分区同时发动封锁线两侧群众大破击,仅七月一日夜,四万多群众和民兵,在主力部队、地方武装掩护下,在各级干部带领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在一百多公里的封锁线上进行大破击。他们锯倒电杆,收缴电线,挖毁公路,火烧篱笆。绵延上百公里,看不到头的冲天火光,僻僻拍拍的竹子爆炸声,斗志高昂的人群呐喊声,显示了群众游击战争的无比威力。日伪军吓得躲在碉堡里一动也不敢动,眼睁睁地看着苦心经营的竹篱笆被毁坏殆尽。
  
     锄奸斗争。敌人以特工作为“清乡”的急先锋,他们是日伪的耳目、爪牙,肆意残害我干部群众的创子手。四月一日,我们以苏中第四专署名义颁布了《反“清乡”期间紧急治罪条例》,规定对“国人皆日可杀”的汉奸、特务就地处以极刑,并把执行权授予区级以上政府和民众团体。早在敌“清乡”前,我们即已从军队和公安部门抽调了一批政治坚定、机智果敢、有作战经验的同志,配备短枪,组成精悍的武工队(原称政治保安队,群众称之为短枪队),其主要任务是深入据点,镇压日伪“清乡”的重要人员,后来成为群众性游击战争的骨干。反“清乡”斗争开始后,锄奸活动随即开始。武工队英勇机智、神出鬼没。民兵和群众在武工队带动下,采取盯梢、诱捕、“扎棕子”、“包馄饨”、“背娘舅”、“老鹰捉鸡”等各种办法捕杀汉奸、特务。仅四、五两月全区不完全统计,共处决特务、汉奸二百七十四人。苏南调来的“清乡”队员,被我捕杀半数。敌人原拟续调苏中的两个“清乡”大队,未敢再来。许多伪“清乡”人员请长假、开小差或躲在南通城里不敢上任。使敌伪失去了耳目、手足。
  
     反保甲斗争。日伪从“清乡”开始即加紧编查保甲,先是和平编查,遭到群众的反抗。到政治“清乡”阶段便推行强制编查,调集大量日伪军,将某一个地区包围起来,把群众拉到一起,强制编查,对反抗者血腥镇压。一九四三年七月二十六日晚,日军在南通县十总店一次即活埋我群众五十三人。为击破敌人阴谋,各地党组织动员身份已经公开的党员、干部和民兵、青壮年临时转移,留下老弱去敷衍。同时布置秘密监视哨,及时发现并处置内奸、特务。区队、民兵则在封锁困边沿袭扰日伪。日伪一撤离,干部立即返回原地慰问、抚恤、救济受难群众,继续领导斗争。在靠近日伪据点的地方,则控制两面派乡保长,慢编、乱编、假编;“编好”后又动员群众把门户牌烧掉,然后到据点报告说是新四军来烧掉的。到九月中旬,日伪强制编查保甲被迫陷于停顿。全区撕掉门户牌七万多张、毁户口册五万多页,惩处杀伤伪保甲指导员等五十三人。
优米村youmicun.com:精品,齐全,公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2

主题

3242

帖子

759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92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20: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苏中抗日斗争(10)-1
  
     反抽壮丁斗争。在残酷的“高度清乡”时期,敌人作垂死挣扎,加紧掠夺我人力资源,实施强行抽壮丁和编组自卫团。我们针锋相对,开展了反抽训壮丁的斗争,办法是采取拖、糊、抗、反等各种手段敷衍搪塞,捣乱破坏;对少数为日伪卖力抓丁的伪力人员,则坚决予以镇压。日伪编组自卫团的计划大部落空。
  
     类似的斗争还有反维持、反自首、反伪捐等。财经战线、文教战线的斗争也不断深入。对“两面派”的工作、敌占区的工作、对敌伪人员的工作,都有了加强与发展。
  
     活动在“清乡”圈外的主力部队,积极寻机歼敌,沉重打击敌伪。我第一师第三旅仅一九四三年四、五两个月进行的主要战斗,就达四十二次,先后袭击或攻克金沙、余东、六甲、悦来镇、麒麟镇、岔河、凤凰桥等据点,平毁碉堡一百零八座。一九四三年九月,第三旅主力一部在如皋县地方武装配合下,强攻丰利镇据点,摧毁伪警察局和伪区公所。攻下碉堡五座,击毙伪教导旅团长及伪警察局长等四十余名。
  
     分区主力部队在“清乡”圈内和边缘地带艰苦奋战,与群众斗争紧相呼应,打击日伪。如一九四三年九月,南通县警卫团两个连,在白蒲以西李家桥附近痛击下乡强拉民夫的日伪军,经过白刃格斗,毙伤日伪军二十余名,俘日军一名。同年十一月,该团一部设伏于石港附近,袭击日军山本机动“清剿”队,当场将山本击毙,打死打伤日军十余人。
  
     在多种形式的斗争中,我还要讲一讲汤景延、顾复生、沈仲彝同志和他们领导的通海自卫团、崇明警卫团(后两团合并,称通海自卫团)所作的斗争。通海自卫团是通海地区的地力部队,当时还是灰色面貌。团长汤景延,中共特别党员、副团长沈仲彝,中共党员。一九四三年初,华中局、新四军军部鉴于苏南反“清乡”的严重形势和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在即,决定利用汤景延同志的特定社会关系,打入伪军内部,进驻通如海启的“清乡”重点区,以配合反“清乡”斗争。为加强领导,又派中共党员顾复生同志任该团政委(未公开)。汤景延、顾复生、沈仲彝同志接受党的任务后,领导全团在极其复杂、艰险的环境中,英勇机智,进行着一场特殊的战斗。他们控制沿江港口,确保我苏中与江南的交通联系;购买、运输军需物资;掩护我党政军干部过往;搜集日伪重要情报;秘密处决日伪特务。他们对配合反“清乡”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九四三年九月,汤景延等同志奉命率部暴动,进袭日伪军据点,杀死了一些日伪军,扩充了部队,胜利归来,编为新四军苏中“联抗”第二团,和兄弟部队共同作战。汤景延同志后来受党的分配,到上海浦东、浦西地区开辟武装斗争,不幸受伤被捕,英勇就义。
  
     从一九四三年四月一日开始,经过了六个月的反“第一期清乡”(“军事清乡”、‘政治清乡”)和三个月的反“延期清乡”,又经过反“高度清乡”,仅四月至十二月的九个月中,第四分区党政军民共作战二千一百余次,毙伤敌伪军、镇压“清乡”人员二干四百余名,并争取了一千七百余名伪军、伪人员向我自首投诚。我军民也村出了巨大的代价,据不完全统计,群众死难上万人;县、区、乡干部牺牲一百零四人;部队指战员伤亡近千人。许多军民受到日寇灭绝入性的残害,如活埋、剥皮、“点肉灯”、“吞火龙”,“腌咸肉”,“灌肚肺”、戳钢针、上电刑等等,但他们坚贞不屈,表现了中华儿女的伟大气节。一些开明地主、爱国土绅也不顾身家性命,英勇地投入斗争,有些献出了自己和亲人的生命。
优米村youmicun.com:精品,齐全,公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2

主题

3242

帖子

759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92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20: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苏中抗日斗争(10)-2
  
     这场斗争一直持续到一九四四年二月,敌人在我顽强斗争下累遭惨重损失,兵力更加不足,土气更加低落,不得不把以武装镇压、破坏、残杀为主的“高度清乡”,改为以政治伪化为主。我们终于度过了最严重的困难局面,坚持了第四分区原有阵地,并且还有新的发展。
  
     苏中第四分区的反“清乡”斗争,是在华中局、新四军军部的领导下进行的。具体领导的是苏中第四地委和第四分区,他们身临其境,在斗争中创造了丰富的经验。承担最大牺牲、作出最大贡献的,是在第四分区坚持斗争的广大军民。整个苏中地区的党政军民对第四分区反“清乡”斗争进行了全力的支援和配合。第四分区的反“清乡”斗争还得到苏南地区的支援,并经海上得到了山东、苏北、上海、浙东等兄弟地区的支援。苏中第四分区反“清乡”斗争,是一场以我们的胜利宣告结束的可歌可泣的悲壮激烈的人民斗争,已载入我党我军的史册。
  
     在这黎明前的黑暗的时期,与第四分区反“清乡”斗争交错进行的是全区的全面反“扫荡”。一九四一年三次大“扫荡”之后,敌人因兵力不足,又在我不断杀伤、不断消耗下,仅能对我进行分区“扫荡”或季节性“扫荡”。一九四三年春,敌人兵力突增一倍以上,在对我四分区“清乡”的同时,又对我苏中展开了全面“扫荡”。我则进行全面反“扫荡”。
  
     一九四三年一月,我在全师直属队干部会上提出了五项政治号召:一切为了坚持原地斗争,反对退却逃跑;一切为了胜利,反对盲目硬拼;一切为了革命利益,反对个人打算;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要做困难时的英雄;巩固党内外团结,拥护党的绝对领导。号召全体军民迎接更全面、更复杂、更残酷的斗争,并夺取胜利。鉴于这时苏中抗日根据地已进入巩固时期,地方武装已能够独立坚持原地斗争,而敌人“扫荡”规模更为扩大,为避免不必要损失和不失时机地准备反攻,苏中主力部队于五月移至兴化、盐城地区。七月,进一步提出今后的反“扫荡”斗争应以群众性的游击战为主,充分发挥民兵的作用;同时要求一切部队部应加强战斗准备,以便能把握主动,在有利条件下打击敌人。
  
     这一年敌人的“扫荡”,以春秋两季在第二分区进行的两次规模为最大。其中秋季大“扫荡”敌人出动了七八千兵力,还配合伪军四五千人,企图消灭我军主力。
  
     我苏中军民奋起反“扫荡”。民兵广泛运用游击战术,“扫荡”前积极破路、打坝、拆桥、藏粮、埋雷……反“扫荡”开始后主动袭击敌伪并配合主力作战。我主力部队和地方兵团选择适当时间、地点机动作战,袭击日伪后方和薄弱据点。敌人的每次“扫荡”都以失败告终,消灭我军主力的企图更化为泡影。
  
     一年来,我主力部队和地方兵团同敌人作战六百二十四次,毙伤敌一万五千零五十四人,俘虏一万一千九百四十九人,缴获步马枪三万零九百一十四支,轻重机枪二百九十四挺,掷弹筒六十二个,炮六十四门。民兵自卫队共与敌伪作战二千八百五十五次,毙伤俘敌伪四千一百零五人,缴获长短枪五百九十六支,机枪四挺,掷弹筒五个。反伪化斗争也获得巨大的成就,仅第一、第三分区七个县的反伪化斗争,便动员了七十万以上群众参加。
  
     一九四三年是苏中抗日根据地敌情最严重、斗争最艰苦的一年。全区军民英勇无畏,顽强奋战,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终于获得了反“扫荡”、反“清乡”的双胜利。黎明的曙光已经在望了。
优米村youmicun.com:精品,齐全,公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2

主题

3242

帖子

759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92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20: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苏中抗日斗争(11)-1
  
     领导重心的再次转移
  
     一九四四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胜利的形势更加明朗。苏军已基本将德军逐出国境。英美的陆海空军,正向打击德军最有利的方向集中。欧洲各国反法西斯的第三条战线日益发展。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加强了反攻。在中国敌后战场,我解放区军民不断地给日寇以沉重的打击。日本侵略军正在作最后挣扎。我党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抓紧时机,发展和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壮大人民革命力量,高度警惕国民党的内战政策,准备在任何情况下把日寇打出中国去。
  
     这时苏中的形势是这样:日寇阴谋在对我第四分区进行“高度清乡”的同时,对我第一、第三分区进行“扩展清乡”,对第二分区进行“强化屯垦”,但是已无更多的兵力可调,只能依靠抽集现有力量,而且老兵成份越来越少,土气越来越低落。而我苏中抗日根据地经过艰苦奋斗,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到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底,全区敌人控制的地方仅及百分之十六多一点;敌占区的人口仅及百分之十五多一点。全区县以上早已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区一级政府一股都经过局部改选,半数以上的乡有了共产党的支部和群众组织,基层群众优势已经基本确立,并开始进行以乡政权为重点的基层政权改造。地方武装已能独立担负打击、歼灭日伪,坚持原地斗争的任务,主力部队随时可以用于机动作战。苏中区党委及时提出了“更顽强地坚持原地斗争和更有效地准备反攻力量”的方针。
  
     积蓄力量,准备反攻,一直是苏中领导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使在苏中斗争形势最严峻时也没放弃过,并一直注意为反攻做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物质上的准备。现在敌人正在作垂死挣扎,战争进行到了转折关头,作为战区的指挥员,必须正确估致形势,把握时机,积极主动地推进形势的发展。设若判断失误,轻率从事或优柔寡断,都会对全局造成不利的影响。为此,我开始把领导重心由以坚持为主转为发展为主。
  
     苏中抗日斗争形势的转折,是从车桥战役开始的。组织发起车桥战役,我有一个较长的酝酿和形成过程。日伪对第四分区“清乡”后,除师直属队和第二分区的机关、部队要在东台南北地区活动外,第三、第四分区的主力团有时也需要转移到第二分区休整,或待机配合第四分区作战,因此,很觉得地区狭窄,部队拥挤,而大批干部亟待整风,也缺少一个较为安定的环境。
  
     一九四三年六月二十三日,我奉命去军部驻地(黄花塘)参加整风会议和汇报工作,便带少数参谋、测绘人员和一个连,有意识地选择路线,对沿途地形、敌情进行实地调查。去时由台南穿过通榆公路、串场河,经兴化地区南下到江都真武庙,从昭关坝伪军据点中通过扬推公路,偷渡运河,泛舟邵伯湖,在扬州城北十五余公里邵伯湖南岸的黄珏桥上岸,越过杨(州)天(长)公路,到达黄花塘军部。九月返回苏中时,由天长之龙岗乘船过高邮湖北上,经黎城(金湖县)过淮河,到平桥、径口两据点间登岸,然后夜渡运河,越过封锁线,乘船过建湖、兴化间的水网地区,再越过通榆路回到台南地区。我们穿行了车桥、曹甸据点附近以及许多边沿区、接敌区和敌占区,往返行程五百余公里,沿途察看地形、了解敌情,同干部、群众交谈。在临泽以北的团寨,又与第十八旅旅长兼第一分区司令刘先胜探讨了这个地区的特点和军事地位。我注意到淮安、阜宁、宝应三县边界的淮宝地区,是我新四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师的结合部,也是敌人两支部队的结合部。这里原是国民党江苏省政府所在地,是韩德勤在苏北苦心经营的反共基地。一九四三年韩顽弃守后为敌伪所占。敌人以车桥为中心,建有十余处据点。我们也跟进开辟工作,一年来已在安丰、曹甸、泾河镇一线以南,打下了政权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初步基础,其余地区伪化仍深。我设想,如果我们集中兵力拔除车桥、泾口等据点,在这里打开局面,敌两支部队都会因为是自己的边沿地区而互相推诿、观望,配合作战也不会协调。而我方得手后就可以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区,可以把领导机关移驻于此,集中干部开展整风运动,集中主力进行整训,还可以就近加强对第十八旅工作的指导。特别是可以打通苏北、苏中、淮北、淮南四个地区之间的战略联系。这样就形成了在淮宝地区发起以夺取车桥、泾口为目标的攻势作战的设想。在这一地域发起攻势作战,会不会刺激敌人,引起对我新四军大规模报复行动?这是需要考虑的。为此,战役发起时机应该审慎待机。到了一九四四年二月苏中区党委召开第五届扩大会议时,我在全面分析了形势后,认为日军已是穷途末路,在我发起攻势作战后,难以对我进行人规模报复“扫荡”,即便有些小动作,在我有所准备的情况下,影响也不会大。我便向与会的几位领导同志提出发起车桥战役的建议,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同意,随即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具体研究制定作战方案。
优米村youmicun.com:精品,齐全,公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2

主题

3242

帖子

759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92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20: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苏中抗日斗争(11)-2
  
     当时提出三个作战方案分析比较:一是由东向西,先攻泾口后攻车桥;二是车桥、泾口同时攻击;三是先攻车桥,后取泾口。经过分析比较,择优选取了第三方案。因为执行第一方案,虽背靠第三师地区,便于我军运动和开进,但不久前我攻击泾口末克,敌伪防备甚严,而且即使攻下泾口,还需再攻车桥,付出代价较大。第二方案,不仅兵力分散,而且如一处攻击不得手便会陷于被动,甚至使整个战役失利。第三方案的优点是明显的,首先,打下车桥后,敌人可能放弃一大片地区,我们可以得到最有利的战役效果;其次,车桥处敌中心地区,是敌人的心脏,工事坚固又有日军驻守,敌人自以为安全,而敌人认为安全的地方,正是我最容易得手的地方,这是战争的辩证法,我们可以采取掏心战术,隐蔽接敌,突然进攻,必能收出奇制胜之效;再则车桥周围的地形也较有利于我。为此决定选择第三方案。
  
     车桥座落在涧河(又名菊花沟)两岸,东西二华里,南北一华里半,问道上有五座桥梁,俯瞅全镇,形如“车”字,足以得名。敌伪占领后,驻扎着日军一个小队,约四十余人,伪军一个大队,约五百余人,他们加高围墙,拓宽外壕,架设铁丝网,修建了五十三座碉堡,构成了绵密的交*火力网。以车桥为中心,在外围还有十几个坚固据点相拱卫。车桥地处中心,来援方向比较多,但敌两个师团部的驻地徐州、扬州,距车桥都比较远,估计不一定来援,其主要增援方向可能来自淮安。为此,我们决定调集主力第一、第七、第五十二团和苏中军区教导团及第四分区特务团等共五个多团的兵力,采取攻坚打援并举的方针,决心不惜牺牲,坚决攻占车桥;同时歼灭敌人的增援部队,各阻击部队坚决保障两天两晚之战斗警戒任务。顺便说一句,有的同志把这次的作战方针表述为“攻坚打援并举,以打援为主”,这不太确切。打援的部队虽然多一些,但我们的目的是攻取车桥,解放这一片地区。在此以前,我们对日寇打的都是游击战,这次集中五个团的兵力,还有地方武装和民兵配合,以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对日寇举行这样规模的攻势作战,在苏中抗日游击战争中是没有前例的。所以我们狠抓了战役前的准备,特别重视协同作战的准备。第一,对敌情的判断,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作了审慎周密的预案和计划;对我方部队集中的时间、地点、开进路线、攻击时间作了精密的计算和要求,以减少战时协同的困难。第二,统一了弹药、器材、粮秣、野战医疗、运输等后方勤务工作,还根据我们所拟采用的战术手段,特制了一批攻坚器材,如连环云梯、单梯三角钩、爬城钩、麻绳、煤油、棉花、竹竿、土坦克、炸药、烟幕弹、沙包,还准备了火箭、灯笼、电话等通讥联络工具。第三,动员群众支援前线,征集大批船工和船只,组织群众双及时配合战时勤务,战后平毁敌人据点工事。第四、战前对部队进行编组,将互相较为了解、战斗作风特长相仿的部队,临时编成一个建制,共编为三个纵队、一个总预备队,适当调整了组织与干部。第五,在战役发起前十余天,即由师部和各主攻部队派出得力干部,进入车桥和芦家滩伏击阵地作实地侦察。并依据实地情况,进行战前训练。
  
     政治动员工作做得很充分,召开了各种形式的动员会,颁布了战时奖惩条例,组织了突击队、突击组,互相提出战斗竞赛。
  
     在组织指挥上,师前方司令部与一分区司令部暂时合并,组成野战司令部。我和副师长叶飞也作了分工,叶飞负责战场指挥,我掌握全局。
优米村youmicun.com:精品,齐全,公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2

主题

3242

帖子

759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92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20: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苏中抗日斗争(12)-1
  
     战役于一九四四年三月五日晨一时五十分发起,首先进攻车桥据点。我军利用夜暗从敌外围据点之间直插车桥,以隐蔽迅猛动作,从四面八方越过外壕,架起云梯,爬上围墙,很快攻占了围墙上的所有碉堡并迅速攻入镇内,分割包围各敌伪驻地。我军的突然攻击,使敌完全被动。经激烈战斗,于当日中午全部歼灭了镇内的一个伪军大队。接着对日本驻守的土圩及碉堡开展攻击,经一天一夜的战斗,日军一个小队大部被歼,残敌固守挣扎,我展开了政治攻势。五日下午,淮阴、准安、涟水等地日军(华北派遣军第六十五师团第七十二旅团山泽大队),纠合伪军共七百余,分批在淮安集结,乘汽车向车桥增援。当第一批援敌进入我韩庄、芦家滩伏击阵地时,我军突然猛烈开火,迫敌进入我预设的地雷阵地,炸死了一批敌人,接着第二、第三批援敌亦进入韩庄与第一批残敌会合。当晚,敌向我阻击阵地进犯。我军从敌侧背奋勇出击,与敌白刃格斗。敌伤亡惨重,向韩庄东北突围,在芦苇荡边被我切成三段,大部就歼。七日,车桥残敌狼狈逃窜,战役胜利结束。我军共歼山泽大佐以下日军四百六十余人,其中生俘山本一三中尉以下二十四人,歼伪军五百余人,攻克车桥据点,摧毁碉堡五十余座,并缴获九二式步兵炮一门及大批武器弹药,我军乘胜扩大战果,至十三日,共收复曹甸、泾口、塔儿头等敌伪据点十二处,使推安、宝应以东纵横五十余公里的地区全部解放。
  
     车桥战役发起前,我运用声东击西的手法,在东台三仓地区举行了牵制作战。当时敌军对我计划一无所知,仍在致力于“清乡”和“扫荡”。三月三日,我获悉日军百余人、伪军千余人增至安丰,有向东“扫荡”模样;南面海安之敌一部进至李堡,有向我台南地区“扫荡”之可能。我们遂将师直机关分为前后梯队,由管文蔚同志率后梯队北移,跳出“扫荡”圈;我车前梯队向南经三仓、三十总到薛家套,故意迎击“扫荡”之敌与其纠缠。三月四日,李堡、安丰、潘家(金敝)各路之敌,以一仓河、吴家桥为目标分进合击。我们于夜间从敌人空隙中由薛家套安全转移到五总。敌合击扑空后继续分路追寻。我又安全转移到兰路址。三月五日使晨,车桥战役打响后,敌即仓皇后撤,并放弃了潘家(金敝)据点。南线的作战行动麻痹了敌人,加强了车桥战役发起的突然性。
  
     车桥战役得到我兄弟部队第三师的积极支持。在战役前,我们即同三师沟通了情报联系。战役进行中,第三师一部攻克涟水、车桥间的朱圩子据点,歼灭伪军三百余人,对车桥战役的胜利起到积极的配合作用。
  
     车桥战役的捷报传到延安,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新四军收复车桥的消息,赞扬这是“以雄厚兵力”打的一个“大歼灭战”。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祝贺这一胜利的社论。在延安的陈毅军长也发来了嘉奖电。车桥战役后敌人未敢进行大的报复行动。一个月后,苏中区党委、苏中行政公署、苏中军区移驻车桥附近宝应县的固津一带,党校移到了固津附近的林溪镇。我们集中四个主力团在淮宝地区整训,为后来我军向苏浙战略机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车桥战役以游击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战役形态,以机动突击、单刀直入、分别包围、各个击破、秘密接近、迅速猛扑等战术手段,偷袭与强攻、进攻与阻击、分途开进与协同攻击、步兵单独作战和步炮联合作战、主战场与牵制战场、主力与人民武装等多种作战方式以及周密细致、机智果敢的组织指挥而展现光彩。我军指挥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一百八十五位同志光荣负伤,五十三位同志光荣献身。日本反战同盟苏中支部松野觉同志参加火线喊话,英勇牺牲。
优米村youmicun.com:精品,齐全,公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